···
“今陛下于太后母子無猜,自然是陛下至純至孝,太后修身養性多年,已有諸多收斂。”
“但也未必沒有東宮二主,太后無力主長樂事,故無暇與陛下相爭的緣故……”
“——與族老交情不深,本不該將如此忌諱的話,當著族老的面說出口來。”
“但太后于東宮,不知何時便會生出變數;”
“偏家父又向來頑固,聽不進人勸……”
適時止住話頭,栗倉當即做出一副無可奈何,卻又不得不窮思解局之法的模樣。
瞧那鎖緊的眉頭,繃緊的面龐,儼然又一個七年前的公子榮!
劉榮的面相本就肖母多些;
同表兄栗倉雖算不上有多像,但也終歸隱隱有些神似。
此刻,栗倉又做出一副被不懂事的長輩所折磨,卻又不得不堅強面對的模樣,搞得劉辟強一時間,竟也有些恍了神!
有那么一瞬間,劉辟強甚至覺得:上林苑令栗倉,怕不是先天子啟從不曾透露過的長子、當今劉榮一母同胞的親兄弟!
緩過神來,為自己方才的可笑念頭啞然一笑,便見劉辟強深吸一口氣,也終于正視起面前的青年。
——年富力強,潮氣蓬勃,前途不可限量!
但也正如青年所言:在欣欣向榮的表象之下,隱藏著栗氏外戚一族數之不盡的重大隱患。
頂天立地的男兒身,栗倉自然是有抱負的。
而栗倉身后的栗氏外戚,在為栗倉提供遠高于尋常的起步高度,以及旁人羨慕都羨慕不來的政治資源外,也同樣為栗倉埋下了諸多威脅。
一如當年,因出身竇氏而宦途亨通,卻也因身出竇氏,而無法得到先孝景皇帝的絕對信任……
栗倉不想成為又一個呂產、呂祿,又或是第一個薄昭。
甚至不想成為下一個竇嬰!
要想達成如此遠大的目標,栗倉首先要做的,就是竭盡所能,剔除自己背后的栗氏外戚,將來可能爆發的隱患。
而在栗倉看來,宗正劉辟強,便是自己最適合、最應該,同時也是最有機會結交的朝中重臣……
“栗苑令,也不容易啊~”
“世人皆道外戚一朝得勢,雞犬升天;”
“卻不知呂氏之后,凡漢外戚,無不戰戰兢兢,寢食難安,唯恐布呂、薄之后塵。”
“至于太后,自然沒有苑令所說的那般不堪,但也可謂是早在孝景皇帝年間,便‘享譽’天下……”
“唉……”
劉辟強在思考。
在搞清楚栗倉的動機,以及可能采取的措施、自己能為栗倉提供的幫助之后,劉辟強有些無法拿定注意了。
——這栗倉,到底是自己不該摻和、結交的人?
還是我不該得罪、應該深交的人?
更或者……
“自劉戊之后,我楚元王一脈,實乃江河日下。”
“栗倉欲自救,我楚元王一脈,又何嘗不是……”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