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很可怕。
在西元前,在嫡長子繼承制依舊被整個社會高度認同,甚至作為社會組成重要部分的當今漢室,這很可怕。
所以,劉榮既是為了將歷史拉回正確軌跡,同時也是為了漢家的長治久安考慮,都堅定地認為:除非曹皇后,及其背后的平陽侯家族有什么大缺陷,否則,到了劉榮的下一代,漢家便該恢復到嫡長子繼承的正確軌跡了。
再不濟,也起碼要出現一次嫡長子順位繼承的按理,以免日后,漢家的皇位傳承越來越偏,以至于發生‘誰都能做成為天子,唯獨嫡長子、太子不行’的奇談。
所以,曹皇后必定會生下劉榮的嫡長子。
——曹淑,是劉榮百般篩選之后,才最終從平陽侯眾多適齡女子當中選定的皇后。
類似不孕不育、難以生養之類的問題,都早已被劉榮派出的太醫團排除。
若是頭一胎便是皇長子,那曹淑大抵會生三到四胎——至少為皇長子生一個可靠的手足兄弟;
若頭一胎,甚至頭幾胎都還是女兒,那曹淑便會一直生,生出嫡長子為止。
而這,也正是栗倉提前押注皇庶長子,可能引發的一大禍患。
——曹淑自己是皇后,必定會生下皇嫡長子;
劉榮有心恢復嫡長子繼承制,原則上,務必會扶自己的嫡長子做皇儲,并成為下一代漢天子。
在這個前提下,栗倉沖鋒陷陣,栗太后背后遙控,要扶持皇庶長子?
這要還出不了亂子,那才有鬼了……
對于栗倉的動機,劉榮了然于胸,也樂得如此。
只要栗氏不像曾經的薄太皇太后,又或是時至今日,都還沒有死心的館陶主劉嫖那樣,非要讓自家的女人做皇后,劉榮便樂得栗氏提前交好下一代皇儲母族。
但這個皇儲母族,卻并非栗氏所能自由挑選的。
——必須是曹氏!
好在栗倉還沒有開始行動,劉榮也就樂得順水推舟,將栗倉引往正確的方向了。
“栗氏交好平陽侯曹氏,從而和皇后,以及日后的太子搭上線;”
“待日后太子得勢,栗、曹二族通力協作,扶保太子。”
“再等朕百年,栗、曹而是穩步交接東宮之權。”
“如此,栗氏一族,便也算是軟著陸了……”
考慮到這些,劉榮也不由暗暗贊嘆起栗倉的大智慧。
——太后家族的外戚,是必定要沒落的。
因為太后并不世襲;
太后是你家的女人,那你家顯赫,等太后換了人,自然就換人家顯赫,你家自然也得讓出‘外戚第一大族’的寶座,并隨著歲月泯然眾人。
既然必定要沒落,那留給外戚家族的選擇,其實也就剩下了兩個。
——是向呂氏外戚那般硬著陸,甚至直接就在空中爆炸解體?
又或是像薄氏那般,毫無準備的突然著陸,雖然算不上硬著陸,卻也是毫無征兆的衰敗?
栗倉最終的選擇是:絕對軟著陸。
提前交好下一代太后家族,并好聲好氣的平穩交接權利,潤物細無聲的退出漢家的政治無奈,乃至華夏歷史舞臺。
這樣的智慧,讓劉榮無比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