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布含笑意欲,只引得韓頹當鄭重其事的搖搖頭。
“不止!”
“在游牧之民看來,投降之后的生活,是靠自己的價值決定的。”
“所以,為了爭取到更美好的未來生活,這些胡騎,會比我漢家將士,都還要更加悍勇!”
“就好比嬴秦之時,虎狼之師為了官、爵,而殺的關東膽寒一樣;”
“這些投降我漢家的胡騎,殺起匈奴人,只會比我漢家的將士更狠!”
“因為草原之上,從來都沒有‘民族’這一說。”
“草原游牧之民,從不認為自己屬于某個民族,而只是以部族為整體,自詡為‘某個部族’的人。”
“而在草原上,部族是很容易就出現,也很容易就會消失的……”
聽聞此言,欒布最后的疑慮也煙消云散,暗下也算是下定決心。
如果事實果真如韓頹當所言,那此戰接下來,將會異常好打!
就說過去這四里,韓頹當率部奔襲,橫跨半個河套,從河套東邊境的大河,來到了位于河套正中心的此處;
沿途收攏的部族,大大小小也有數十個了。
就算每個部族,都只能貢獻出一千騎兵為漢軍作戰,這幾十個部族加在一起,那也是兩三萬騎兵了。
在草原上,兩三萬騎兵,或許只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卻也絕對算不上‘不可力敵’的強大軍隊。
但對漢家而言,幾萬騎兵?
——此戰,天子榮幾乎是搜刮了漢家的大半家底,才給韓頹當湊出來這么兩部騎都尉,共計一萬人的騎兵!
說著一萬騎兵,是漢家僅有的騎兵力量,絲毫不帶夸張的!
有這一萬騎兵,待幾個月后,單于庭主力回攻河套,漢軍便不至于以純步兵對純騎兵——雖然還是受限于兵種克制,但也不至于太過憋屈。
可若是有了這幾萬胡騎……
“但愿見到單于庭的應龍纛時,這些胡騎,依舊能為我漢家悍不畏死的沖鋒陷陣。”
如是想著,欒布也終于下定決心,正式下達軍令:從過去幾日獻降的各部族,每個部族抽調騎兵五百人。
當然了,這些出生于各部族的騎兵,并不會被整編為騎都尉,而是以五百人,即騎司馬為單位,被分散到欒布領銜的步兵主力部隊,作為機動力量。
另外,韓頹當所部兩個騎都尉,也將得到共計兩千人的兵力補充。
一萬漢騎當中,摻入兩千整編胡騎,基本就是每一伍插進去一個胡騎;
生不了亂子,又能讓韓頹當所部騎軍,實打實的加強兵力。
至此,北地方面軍,便算是正式踏足河南地,并站穩腳跟。
原計劃中的掃蕩、肅清,也成為了相對更輕松的武裝游行+逼降。
接下來,自然就是在北部區域,以大河為依憑構筑防線,準備迎接單于庭主力回援部隊的反撲。
換而言之:接下來的重點,便都在馬邑了……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