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曹淑不可避免的,就好奇起衛子夫、衛青這一大家子。
——莫說這么一家子奴仆、奴生子了;
便是尚冠里尋常的徹侯家族,一代子侄十數人,乃至數十人,能出一個拿的準輕重的男丁,都是羨煞旁人的事!
便是男丁凋敝,出個能拿主意、能看明白事兒的女兒,那也是能保家族二十年不衰的大幸。
就拿曹淑出生的平陽侯府來說——自打初代平陽懿侯薨故至今,平陽侯曹氏家族,再也沒有出過哪怕一個能獨當一面、撐起侯府的男性子侄。
便是女性,也只是在太宗皇帝年間出過一位,卻也只是十幾歲開始主了平陽侯府三五年,到了年紀便嫁了出去,平白便宜了同樣開始走下坡路的酂侯一族。
到了曹淑這一代,若非曹淑入了椒房,平陽侯家族的徹底衰敗,說不定就是這一二十年間的事。
這,就顯得衛子夫、衛青這兩個連‘農戶子弟’都不是——出生就是地獄開局的奴仆家庭,卻能顯露如此天資的姐弟倆,是多么的難能可貴了。
既然來了興趣,曹淑自便扯著閑聊的幌子,同衛青拉起了‘家常’。
不單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同時,也是為了了解一下日后,在這碩大后宮中的盟友,究竟出生于怎樣的一個家庭……
“稟皇后。”
“奴除了老母、阿姊,另有兄一、姊二、弟二。”
“——母親衛媼,仍為平陽侯府侍妾;”
“長兄衛長君,為侯世子騎從;”
“姊衛君孺、衛少兒、衛子夫,皆為平陽侯府歌姬。
“弟衛步、衛廣,本為侯府童仆,蒙陛下信重,用為中郎,于奴同居宮中,以習讀兵法韜略……”
一番簡單的家族背景介紹,無疑又讓曹淑找到了一個關鍵點。
——兵法韜略!
尤其還是石渠閣的兵法韜略!
要知道漢石渠閣,是太祖高皇帝當年‘先入咸陽’時,蕭相國從秦石渠閣中竭盡全力,所保留下來的典籍、文檔來充實。
雖然殘卷、殘章數不勝數,且至今都還沒有整理完成,但至少兵書庫存,石渠閣是如今天下最全、最完整的。
從留侯張良圯上受書,自黃石公手中得授的《太公兵法》,即兵書《六韜》;
到淮陰侯韓信所留,雖為呂太后毀去了半部,卻又意外被尋回的一整部《淮陰兵書》,即《兵法三篇》。
再到后世人眼中的‘屠龍術’:《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等等。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凡是時至今日,都還沒有失傳、絕版的華夏軍事典籍,石渠閣都有全天下留存最完整的拓本!
而衛青、衛步、衛廣三兄弟,卻得了當今天子劉榮應允,自由出入石渠閣,查閱這些隨便拿出一本,都足以讓天下人搶破腦袋的兵法……
要知道就連尋常皇子,都無法得到如此許可;
太子儲君有意研讀,都還得每每上奏請準——獲準一回看一回,每要看一回,便再奏請一回。
“陛下,這是想要以外戚掌兵……”
如是想著,曹淑面上卻是不顯山不露水,只帶著鄰家姐姐般溫和的笑容,示意衛青繼續說下去。
見曹淑如此反應,衛青心下也不由的稍安。
看樣子,皇后似乎并沒有因為姐姐‘爭寵’,而對姐姐,連帶著這一大家子懷恨在心?
如是安下心,衛青說起自己的身世,也就愈發坦蕩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