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為侯府侍妾,早年多以美色侍奉侯府貴客。”
“故我兄弟姊妹七人,皆不知生父何人。”
“——便是知,亦不敢壞了規矩,貿然尋上門去。”
“倒是奴,前兩年被生父接回了府,卻又不為嫡出兄弟、姊妹所喜,非打即罵,日夜不休。”
“若非托了阿姊……”
“哦不;”
“若非托了皇后的福,被陛下召入宮中,怕是至今都還在生父家中,為奴為婢……”
如是一番話,雖是沒有出乎曹淑的預料,卻也讓曹淑暗暗為這一家子感到了些許揪心。
——一家八口,除去一個專供平陽侯府待客的侍妾,便是足足七個奴生子!
從這兄弟姐妹七人如今的身份,也不難看出這樣的家庭,在貴族府上的結局。
男性,多為少主仆從,或隨少主建功立業,以命為少主殺出一條康莊大道;
或以氣力換得果腹,窮其一生,都在繁重的體力活中蹉跎。
至于女性,就更直白了——貌美些,便為歌舞女姬,將來被某個客人看上了,就大大方方送出去,全當是人情往來;
外貌普通些,如那衛媼,便直接作為侍妾,招待溫飽思淫欲的客人。
平日里,卻也做些灑掃、東廚的粗活。
了解到這些,曹淑心中已經有了大致推斷。
——這一大家子,包括眼前的衛青在內,都是在侯府艱難生存,故而早熟、早慧的苦命人。
與此同時,至少衛子夫、衛青姐弟倆,又都是拿的穩輕重、看得透利害的聰明人。
這姐弟倆如此,其他幾人,也大抵不會差到哪里去。
這么一家子至今,都還屬于母族:平陽侯府的奴仆……
“或當真可為我所用……”
有了想法,家常也扯完了,曹淑也終于接過話頭,為今日這場看似尋常的史詩級會面,畫上了一個還算圓滿的句號。
“哪日出了宮,便給你三姊帶個話。”
“——既是得了陛下寵愛,便在侯府好生將養著身子,免得日后入了宮,無福為國開枝散葉。”
“平日里出入、起居,也都多避諱些,莫沾了污名,徒惹陛下不喜。”
···
“陛下的意思,是我還年幼了些,怎也得明年才能承恩。”
“待我身懷六甲,陛下身邊,總要有個體己人照看。”
“——約莫就是明后兩年了罷;”
“到時,我會親自同兄長稟明,自侯府遴妙齡女,進為滕妾,與我同居椒房。”
“你兄弟日后在宮中,也可不時來椒房坐坐……”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