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程不識很年輕。
去年年初,才剛在朝那塞立了集體一等功,本人封了侯;
此戰再立一個集體一等功,尚且已經是有些木秀于林了。
若真把程不識所部課為集體特等功,那以后,漢家的上下將帥,也都不用去努力打勝仗了——都去向程不識學守城就行了。
很顯然,這是劉榮不希望看到的。
——守城當然有用。
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比如此戰,劉榮需要有程不識這么一個穩如老狗的機器人,去確保一處戰略要點不被敵方掌控。
但劉榮絕對無法接受漢軍上上下下,全都是程不識這樣莫得感情的機器人。
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戰爭,其實也是一種藝術。
而藝術,是需要創造力、想象力的。
在‘戰爭的藝術’這個命題上,程不識,顯然不是一個合格的藝術家。
準確的說,程不識這個藝術家,涉獵的是‘防守的藝術’。
而在這個范疇當中,漢家有一個程不識足矣。
真要說創造力,劉榮還是更期待那兩位盡快成長起來。
馬邑方面軍集體一等功,奪下河套的北地方面軍,自然就是毋庸置疑的集體特等功了。
整個北地方面軍,無論是戰卒、伙夫,還是負責后勤保障馬夫、民夫,都將分潤到集體特等功的獎賞!
哪怕是一個地位最低,出力最少——僅僅只是背一袋糧送去了河南地的民夫,都能得到足足兩萬錢的賞錢!
而這,就意味著長安朝堂,要對北地方面軍至少十萬名以上的個人,進行賞賜及功勛核準。
雖然沒有個人武勛核準那么復雜——僅僅只需要核準這些人是否參戰、具體做了些什么,但這也是達到十萬人級別的大規模核準、判定。
只能說:未來三個月乃至半年,長安朝堂八成以上的精力,都要用在這些事情上。
馬邑、北地兩個方面軍,陣亡將士的撫恤,有功將士的賞賜,以及二者的判定、核準;
再加上開春之后,河套——即朔方、五原二郡可能面臨的軍事威脅,促使長安朝堂需要進行的準備工作……
怎么說呢……
誰說公務員清閑的?
忙死了好吧!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