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那個本事,完全可以向郅都這樣,長留長安,先在朝堂站住腳跟,然后以更高的起點外放為將。
比如郅都,如果以曾經的中郎身份外放,那大概率是縣尉或校尉起步;
可郅都先在長安做了中郎將,甚至一度差點被提拔為中尉,秩二千石!
于是,郅都外放直接做了雁門郡尉。
現如今,坊間也有傳聞:雁門太守程不識可能調任朔方,郅都大概率要再次升官,擔任雁門太守。
一郡太守,這可就是實打實的國家柱石,封疆大吏了!
若是縣尉、校尉起步,在軍中得熬多少年、打下多少軍功,才能到郡太守二千石的高度?
于是,如今的郅都,成為了中郎群體爭相學習、效仿的對象……
言歸正傳。
中尉下轄的中郎將,出于政治原因,需要負責天子出行時的儀仗和護衛工作;
這就使得掌控中郎將屬衙的中尉,間接多出了一個‘護衛出行狀態下的天子’的職責。
而這,顯然和天子御用狗皮膏藥:郎中令高度職權重疊。
——中尉:護衛出行狀態下的天子;
——郎中令:護衛任何狀態下的天子;
——衛尉:理論上只護衛皇宮,實際上,也要護衛在皇宮內的天子。
這就等于說,漢天子無論是在宮內還是宮外,都有起碼兩波互無關聯的人馬,負責天子的護衛工作。
這還沒完。
三十多年前,太宗孝文皇帝扔出的回旋鏢,在太宗皇帝駕崩之后,正中后世漢天子眉心。
——衛將軍!
在當年,僅僅只是被太宗皇帝出于‘搞個嫡系護衛武裝’的考慮,而臨時搞出來的衛將軍一職,在太宗皇帝進化為在世圣人·漢文帝之后,已經升格成了都城軍區第一司令!
長安南、北兩支禁軍——南軍為衛尉所掌控,宿衛皇宮,北軍為中尉所掌控,拱衛長安;
而南北兩軍,外加掌控這兩支禁軍的衛尉、中尉,又同時被衛將軍所管轄!
如果說三十多年前,衛將軍‘衛’的是根基不穩、羽翼未豐的太宗孝文皇帝;
那如今,衛將軍‘衛’的,卻是整個長安——甚至是‘泛長安’地區……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