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打探情報,那就老老實實打探情報;
至于根據情報做出應對,決策權還是應該由中央掌握。
這就好比眼睛、耳朵——你就看、聽,然后把看到的聽到的上傳給大腦,讓大腦決策就行;
而不是讓眼睛去殺人、讓耳朵去抓人。
明確了這些原則,劉榮和周仁說起繡衣衛的未來規劃,大體方向也就清晰了許多。
“過去,繡衣衛隱于幕后,上不得臺面;”
“但往后,繡衣衛不敢繼續藏著——至少不能完全藏著。”
“至少朝堂內外要知道,我漢家有一個叫繡衣衛的部門。”
“而這個部門的職責,哪怕不為朝堂內外知曉,也至少要讓公卿百官知道:繡衣衛,并不是監察百官的部門。”
…
“至于北方草原、南方百越,西南夷、朝鮮半島,大體都能歸為‘對外事務’;”
“再加上關東宗親諸侯,都是需要繡衣衛暗中監視、掌握動向的。”
“在這些方面,繡衣衛日后的職責和過去一樣。”
一番話說出口,劉榮適時止住話頭,給周仁留下了充分的反應和消化時間。
也果然不出劉榮所料——在聽聞繡衣衛,即將迎來正規化、常態化的改制之后,周仁的面容上,只一片說不盡的心安。
事實上,對于繡衣衛未來的走向,不單是繡衣衛內部心慌——就連周仁這個繡衣衛指揮使,也同樣是憂心忡忡。
還是那句話:繡衣衛自上而下,掌握了太多太多關于漢家朝堂中央,乃至于關東宗親諸侯,甚至歷代漢天子的秘聞、秘幸。
隨便一個繡衣衛的探子,都能將大腦里儲存的諸多秘聞,作為一部完整的野史的內容來源。
這樣的部門,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會成為封建帝王棄之如敝履的一次性用品。
故而,在過去這些年,尤其是吳楚亂平,繡衣衛自認為即將被‘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這幾年時間里,繡衣衛自指揮使周仁以下,都可謂是人心惶惶。
但當劉榮明確提出改造繡衣衛,使其成為一個正規的情報部門,甚至是國家安全部門之后,周仁總算是徹底安下心來。
這就好比一個混在黑道的警方眼線,終于等來了自己夢寐以求,甚至做夢都不敢想的正式編制——總算是上了岸,又如何不熱淚盈眶?
心中最大的石頭落了地,周仁也是花了好一會兒,才勉強調整好了情緒。
而后,便從繡衣衛指揮使的角度,也給出了自己針對繡衣衛改制的意見和看法。
“過去這些年,繡衣衛暴露出來的問題,其實也是不少的。”
“其中最嚴重的一項,便是過去這幾年,繡衣衛上下‘為了查探而查探’——探不出其他有用的情報,便無所不用其極的編排宗親諸侯。”
“雖然基本沒有出現過無中生有、胡編亂造,但聽風就是雨,夸大其詞、言過其實的情況,卻是實在不少。”
“究其因,固然是繡衣衛上下唯恐兔死狗烹,擔心沒了吳楚,繡衣衛就沒有了存在的必要,于是便無所不用其極的,證明自己‘有用’。”
說著,周仁也不由得長呼一口氣,神情略帶蕭瑟的搖頭苦笑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