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后,這樣的情況固然是要避免的。”
“但未免過猶不及,恐怕陛下,也不能讓繡衣衛上下完全安心。”
“——若無論如何,繡衣衛都安全、都不會被取締,那繡衣衛上下,恐怕就會被慵懶之風所充斥。”
“故而,繡衣衛上下,即不能有‘沒成果就要滅亡’的過度緊迫感,也不能完全沒有緊迫感。”
“其中的度,恐怕還需要陛下好生斟酌……”
周仁一番話,算是正好點中了劉榮心中的擔憂。
——不同于朝堂上,任何一個由官員組成的行政部門,繡衣衛這個情報部門,真的是太過于特殊。
這里的特殊,不單局限于權責、工作方向,以及更加復雜的人員構成;
也同樣包含周仁所說的:緊迫感。
作為情報機構,尤其還是上不得臺面的情報機構,繡衣衛在過去這些年的人員流動,顯然不大能保證質量。
真正有本事的人,無論是文韜武略,還是專業對口的情報收集能力,都不可能成為繡衣衛輕而易舉就能獲得的優秀人才。
說白了:要不是身上有點兒毛病,如政治成分不好,又或是履歷不好、有前科之類,誰愿意放著正兒八經的其他屬衙不去,跑去繡衣衛做暗探、眼線?
而魚龍混雜的人員構成,讓繡衣衛擁有許多出人意料的情報渠道的同時,又使得繡衣衛的人才隊伍建設,也同樣具備一些尋常部門不存在,或是不大可能出現的奇怪問題。
好比周仁剛才說的:讓他們不安,他們就要亂搞,來證明自己‘有用’;
可若是讓他們太安心,他們又會懶散‘無為’,象征性打卡上下班,持續性出工不出力。
無為而治四個大字,出現在朝堂上,已經夠讓劉榮感到惡心了。
再出現個以‘無為而治’作為行事準則的情報部門,或者說是國家安全部門,那劉榮怕不是要氣吐血。
所以這個問題,是一定要解決的。
在清楚繡衣衛上下的‘裁員’擔憂后,也要第一時間給他們緊迫感,如績效之類,來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當然,相較于懲罰性質的所謂緊迫感,劉榮還是更傾向于獎勵性質的鼓勵。
比如:某個被繡衣衛談查到的情報,在經過核實之后,針對搜集到該情報的個人和部門,進行包括但不限于金錢的獎勵;
如此一來,哪怕是為了錢,繡衣衛上下也會認認真真的工作,而不是端著鐵飯碗渾渾噩噩。
只是這件事,劉榮還需要考慮考慮。
還是那句話:相比起其他司法、行政機構,繡衣衛這樣的情報部門,實在是太過于特殊。
他們很容易走上極端。
要么胡搞瞎搞,編排宗親諸侯,要么徹底躺平,完全不作為;
在他們眼里,似乎永遠都沒有‘折中’這個選項。
所以,對于這樣極端,而且很容易從一個極端轉變為另一個對立面的極端的特殊部門,任何措施,都需要慎之又慎。
——用金錢作為激勵,鼓勵繡衣衛更努力的工作,理論上是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