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最不是辦法的辦法
一縣之地的老財主,就別想著能清空某個農民的地了——一百畝田,好幾百萬錢呢,食邑千戶的勛貴都輕易拿不出來。
聞名一郡的豪強,也別想著能買下連接成片的地了——數千上萬萬錢,壓根兒不是這個級別的豪強玩兒的轉、拿得出來的。
哪怕是天下數一數二,隨時能拿出上萬萬錢的巨富,一次性所能買下的土地,也不過是幾十戶農民的農田而已。
全天下排得上好的大富豪、大資本,拿出所有得流動資金,結果只能清空幾十戶農民;
你管這叫土地兼并
還沒完。
還遠遠沒有結束。
除了抬高‘收購土地’的門檻和成本外,這每畝五萬錢的天價,還能顯著提高地方豪強,針對底層農民做局的難度。
道理很簡單。
一畝價值一萬錢的地,被當地豪強和貪官污吏合謀,動用市場手段壓倒五千錢,是不難實現的;
讓一個農民,因一場人為制造的變故,而不得不面對一筆五千錢左右的硬性支出,也同樣是不難達成的。
二者一結合——豪強與官僚合謀,打壓地價,再人為創造萬錢以內的硬性支出,迫使農民賤賣一兩畝地,是基本沒什么操作難度的。
這套模式,甚至是可以每隔幾年就玩兒一次的。
每次都讓農民賣個兩三畝地,費幾十年、兩三代人的功夫,把農民徹底清空,使其淪為佃農——正是華夏封建歷史上周而復始,不斷出現的真實底層寫照。
但五萬錢的價格,卻讓一切都不復存在了。
——五萬錢的硬性支出,如何制造
要知道在當今漢室,便是失手殺了人,只要受害者家屬愿意調解,賠償金都不會超過五萬錢!
若是身份卑賤些的人,如游俠懶漢之類,更是萬錢就能買到一條人命!
如此背景下,地方豪強哪怕是勾結官僚,費盡心機,好不容易把農民逼到不得不變賣土地的地步;
結果農民一咬牙一跺腳,拿出一畝地來買,直接到手五萬錢。
五萬錢!
什么概念
按照如今的糧價,夠買兩千來石糧食,夠一家五口吃十年!
哪怕是算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布等其他生活開支,這五萬錢的買地款,也足夠支撐一個農戶家庭,坐吃山空至少三年。
太祖高皇帝賜下的一百畝地,哪怕是從來不種,光靠著賣地過活,也夠吃三百年的。
這還土地兼并個卵
三百年,大漢說不定都亡了……
或許有人要說了;
五萬錢一畝地,地主豪強買不起,劉榮難道就買得起了
哪怕少府內帑躺著幾百萬萬錢,按劉榮這每畝五萬錢的買法,又夠買多少地
是;
從賬面上來看,如今,少府內帑所存的錢,大約也就是四百萬萬錢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