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書記辦公室里,項成儒一邊品著茶一邊聽著洪華的匯報,旁邊還坐著省委組織部長袁學民。
項成儒聽完了匯報后,看向了坐在對面的袁學民。
“學民部長,你怎么看。”
袁學民放下茶杯,“這次行動可以說很成功,不過嘛,李仕山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哦?”項成儒來了興致,身子往前探了探,“仔細說說看。”
“有句老話叫破壞容易建設難。”袁學民調整了一下坐姿說道:“這一次的行動可以說是徹徹底底地整治了谷山的政治環境,同時破壞也是徹底的。”
“這谷山縣現在就像被掀了頂的螞蟻窩。”袁學民指尖在虛空劃拉,“十五個部門頭頭落馬,底下人要么是瑟瑟發抖的驚弓之鳥,要么是眼冒綠光的餓狼崽子。這么著不出半月,準得鬧出幺蛾子。”
洪華站在旁邊聽完袁學民一針見血地分析后也是一臉的擔憂,李仕山面對的困難可不小啊。
項成儒也頗為認可地點點頭,繼續問道:“你覺得下一步該怎么做。”
袁學民早有準備,說道:“我這邊已經擬了一個方案,書記要不先看看。”
項成儒笑了,對著洪華說道:“看看,老同志就是經驗足,早就未雨綢繆了。”
袁學民被這句夸得臉上浮現出笑容,趁機說道:“那我這就讓人拿給您。”
“不忙。”項成儒擺了擺手,說道:“對于李仕山來說,這是一個難得的鍛煉機會,讓他先試試。”
“好的,書記。”袁學民點了點頭,心里感嘆,“書記對李仕山真的是很有信心啊。”
只不過像谷山這樣官員呈現集體塌方式的腐敗,他平生都沒有遇見過。
他起草的這份方案,也是手底下一幫人討論了三天才拿出來的。
就是這樣,袁學民也沒有十足的把握能應對谷山的情況。
那就更別說如此年輕的李仕山了。
雖然他確實才華橫溢,是少有的政治新星。
可畢竟工作經驗也就那么幾年,遇到現在這樣的局面他能處理得好嗎?
念及此處,袁學民看著氣定神閑的項成儒心里默默念叨一句。
“書記對李仕山的期望是不是過高了呀~”
袁學民走了,他覺得還是要把方案再好好優化一下,再就是讓通知趙孝榮和徐步亭隨時做好接手谷山的準備。
此時辦公室內,洪華原本就緊鎖的眉頭擰得更緊了。
他也有些看不懂為何書記如此放心李仕山,還是沒忍住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書記,就眼下這局面,李仕山恐怕應付起來有點懸吶。”
項成儒輕輕靠在椅背上,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頗有些興致地調侃道:“怎么,對你的老部下這么沒信心呀。”
“書記,這不是有沒有信心的事。”洪華臉上滿是擔憂之色,“您看看谷山現在這爛攤子,情況太復雜了。”
“別說是李仕山了,就算是那些在官場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江湖,怕也沒見過這個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