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山河站在略顯陳舊的谷山縣汽車站出口處,眼前的景象讓他腳步一頓,眉宇間掠過一絲難以掩飾的驚異。
在部委實習的一年里,他跟隨領導下基層調研,也見過不少縣城汽車站的模樣。
尤其是小縣城,印象中大多逃不開幾個關鍵詞:喧囂、雜亂、無序。
如比車站前的廣場通常會被各種小攤販、黑車司機擠占得水泄不通。
各種叫賣聲、攬客聲、爭吵聲混雜著汗味會令人煩躁的感覺。
還有就是環境,地面坑洼,垃圾隨處可見,環境通常都帶著一種“臟亂差”的底色。
然而,陳山河眼前的谷山縣汽車站,卻呈現出一種截然不同的風貌,仿佛一股清流,沖刷掉了陳山河腦中固有的刻板印象。
谷山汽車站前小廣場雖然不大,但規劃得異常清晰合理。
地面雖然看得出有些年頭,卻打掃得干干凈凈,不見一片紙屑或明顯的污漬。
幾條醒目的黃色標線,清晰地劃分出不同的功能區:
正前方是寬敞的出租車專用候客通道,幾輛藍白相間的正規出租車整齊地排成一列,司機安靜地在車內或車旁等候,沒有一人上前拉扯或高聲攬客。
左側是公交站臺,嶄新的站牌上清晰標注著線路和站點,幾位乘客正在站臺內安靜有序地排隊候車。
右側則劃出了一小片空地,立著“便民服務點”和“黨員先鋒崗”的牌子,旁邊還設有供旅客短暫休息的長椅和飲水處。
緊接著就是環境,整潔得令人意外。
地上沒有隨意丟棄的垃圾,沒有四處流淌的污水,甚至連空氣中那股混合著汽油、汗水和廉價食物的小車站特有氣味都淡得幾乎聞不到。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努力維持的、略顯樸素卻令人舒心的整潔感。幾盆綠植點綴在服務點和休息區旁,增添了幾分生氣。
最讓陳山河眼前一亮的就是這里工作人員的精神面貌。
穿著統一深藍色制服的車站工作人員,無論男女,制服都干凈整潔,紐扣系得一絲不茍。
他們臉上帶著一種自然而然的、并非職業假笑的親和力,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著。
有的在引導剛下車的旅客,有的在解答問詢,有的在維持秩序。
然而,最抓人眼球、也是讓陳山河最為驚奇的是,他視線所及的工作人員中,有相當一部分人的胸前,都端端正正地佩戴著一枚鮮紅醒目的黨徽。
要知道佩戴黨章在2006年,絕非普遍現象。
陳山河的記憶里,如此集中、常態化地在非會議場合佩戴黨徽,他只在大城市某些示范窗口單位見過零星案例。
“同志,請問您是來辦事還是找人?”一位佩戴黨徽、笑容和藹、約莫五十歲的中年大姐主動迎了上來,語氣熱情而自然,打斷了陳山河的觀察。
“哦,您好,我去縣委組織部報到。”陳山河連忙答道,目光忍不住又瞟了一眼對方胸前那枚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的黨徽。
陳山河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開口道:“大姐,不好意思問一下,我看咱們車站好多同志都戴著黨徽……這是縣里最近在搞什么黨建主題活動周嗎?”
他下意識地以為可能是某種臨時性的安排。
中年大姐聞言,臉上的笑容更深了,帶著一種“你問對人了”的爽朗,連連擺手:“不是活動!不是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