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傅拿著軟尺,手法嫻熟地在陳山河肩寬、臂長、腰圍等處精準丈量,一邊量一邊低聲報著數字,旁邊一位年輕助手飛快記錄。
“孫師傅,老規矩,料子不能馬虎,版型一定要挺括合身。”李仕山囑咐道。
“您放心,肯定讓您滿意。”孫師傅應了一聲,又看著陳山河的身形,夸贊道:“這位小領導身材比例非常標準,天生的衣服架子,做出來效果一定好。”
趁著量體的間隙,陳山河終于忍不住,低聲問李仕山:“我有西裝,何必花這錢呢。”
他也在燕京上了四年學,還是知道一些事情的。
像這樣私人訂制的服裝店,價格可不便宜,聽說貴的要好幾萬呢。
這里做一身衣服,恐怕他一年的工資都不一定夠。
李仕山端起孫師傅助手奉上的清茶,吹了吹浮沫,目光落在陳山河身上那套量產西裝上,微微搖頭,又開始了教學。
“山河啊,在官場穿衣也是一門大學問。”
“有句老話,叫先敬羅衣后敬人,先敬皮囊再敬魂。”
“明天酒局的那些人,才是我們成事的關鍵。”
“雖然這些人官不大,但接觸的層面卻非常高。”
說到這里,李仕山指了指孫師傅手中那塊深灰色的進口精紡羊毛面料:“明晚,你穿著一身明顯不合體、質料普通的西裝,或者哪怕干凈整潔但一看就是商場買的成衣,他們會怎么想?”
“這個......”陳山河沉默了片刻,有些郁悶地說道:“他們也太膚淺了吧。”
“膚淺?”李仕山輕笑一聲,“那你就錯了,這些人聰明著呢。”
“這些人手里掌握的資源為什么要平白無故地給你。”
“這場酒局既是辦事,也是交朋友。”
““明天一見面,對方會在極短的時間內,通過你的衣著、舉止、談吐,下意識地把你歸類到某個層面。”
“如果穿得非常普通,他們會覺得你屬于資源匱乏的‘低層級’。”
“這種潛意識里的判斷,會直接影響他們與你交流的意愿和深度。”
“他們只會和你表面客氣,卻不會深交。”
“一旦對方一開始就把你排除在他們的‘圈層’之外,覺得你跟他們不是一個‘頻道’的,也就沒有下一步的合作。”
陳山河聽完后,感覺“三觀”都碎了。
他從未從這個角度想過問題,或者說這和從小灌輸的價值觀差別太大了。
在他的觀念里,能力、誠意和上級的批示才是辦事的通行證。
陳山河還是有些想不通,于是問道:“咱們去見林書記穿得也很普通啊。”
“問得好!”李仕山贊許地點點頭,“你在谷山,在漢南,乃至今天去向林書記匯報工作。你現在這身行頭可以說非常合適,顯得穩重踏實。”
“要表現得低調,樸素,要突出‘務實’‘清廉’的形象。”
“不過那是另一種場合,并不適用明天場合的規則。”
“山河,你要記住,你的形象,要匹配你所處的場景和你想要達到的目的。”
說完后,李仕山看到陳山河似乎陷入到了一種糾結的狀態,也就不再繼續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