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臉上依舊掛著那抹淡然的微笑,只是眼眸深處閃過一抹嘲諷。
“白朗終究是太貪心了。”
“欲效猛虎搏兔之勢,卻露畫虎類犬之拙。”
如果白朗沒讓曹本章去找李仕山,這個局堪稱完美。
就像白朗自己說的方程式。
足夠多的未知數,讓李仕山手足無措,看不到方向。
可你偏偏貪心不足,妄圖一石二鳥,借曹本章之手再埋一重殺機。
這便如同在精密的方程式中,強行塞入一個自相矛盾的冗余條件。
“仕山……”一個念頭在他心底悄然浮現,“你的氣運,果然……非同凡響。”
翌日,李仕山召開了一個內部秘密會議,參加人員僅限沈峰、肖同將、陳亮、郝明這幾個從黃嵐過來的老班底。
這次會議的主題就是自查。
由他親自部署,繞開了常規的審計和督查程序。
自查的重點,圍繞著他主政谷山以來,所有經手的重大決策、重點項目、資金流向以及干部選拔任用。
一是,項目審計。
由沈峰親自牽頭,抽調財政、審計部門的可靠骨干,組成精干小組,對幾個標志性工程進行“回頭看”式復核。
重點核查招投標程序合規性、工程變更合理性、資金支付精準性。
二是,干部審查。
由郝明負責,會同組織部門內可靠人員,對李仕山提拔或倚重的關鍵崗位干部,如:鄉鎮書記鎮長、核心局辦一把手,進行背調復核。
審視其工作表現、群眾基礎、廉潔自律情況,確保沒有埋下“定時炸彈”。
三是、信訪梳理。
李仕山親自過問信訪部門近期積壓和新增的舉報線索,尤其是涉及他本人或沈峰等核心班子的內容,逐一研判真偽,評估風險。
李仕山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也是有考量的。
三月份就要召開“兩會”。
在這之前,趙孝榮肯定不會冒險對自己動手。
這就給了自己一個排查隱患的機會。
這次自查持續了整整半個月,過程高度保密,結果令李仕山欣慰。
谷山縣在他的治理下,雖然發展速度驚人,但根基扎實,程序規范,干部隊伍整體過硬,未發現重大原則性問題和足以被對手利用的致命漏洞,幾個小瑕疵也被迅速整改完畢。
拿到最終報告,李仕山靠在座椅上,長長舒了一口氣。
谷山,自己的“大本營”,暫時是安全的。
這讓自己有了更足的底氣,去面對保康那潭深不見底的渾水。
李仕山點了一支煙,緩了一會兒,目光移向了手邊另一份報告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