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典藏心中有了決斷的時候,李仕山突然問道:“典老大,你公司還有多少錢?”
典藏一愣,疑惑的問道:“你問這個干什么?”
李仕山一抬頭,眼神變得極具侵略性,“我覺得我們的目光不能只局限于這一家電池公司。”
“我們應該趁著這次歐洲債務危機,主動出擊,在整個歐洲尋找類似的機會!”
“比如,高端機床與工業機器人,精密儀器與傳感器,風電、尤其是光伏產業的關鍵技術和核心工藝裝備,歐洲至今保持著巨大優勢。還有......都是我們產業升級急需的。”
典藏聽著李仕山侃侃而談,眼中光芒越來越盛,而這些內容也讓他都覺得使勁,連忙拿起拿起筆,在便簽紙上快速記錄著要點。
李仕山越說越是投入,最后,他的語氣更為格外凝重,幾乎是一字一頓地說道:“這里面我認為最應該重視的領域,就是芯片,尤其是光刻機技術!”
說到這里,李仕山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芯片是未來所有人的痛,那種被“卡脖子”的滋味太難受了。
“典老大,我預感到,未來十年、二十年,這小小的芯片,將成為大國博弈的焦點,決定一個國家高端制造業的生死。”
“而光刻機,就是芯片工業皇冠上的明珠。”
“西方對我們長期進行嚴格的技術封鎖,現在或許是我們能接觸到這些技術邊緣最后的機會了。”
李仕山目光灼灼地看向典藏,等待他的反應。
他很清楚典藏執掌這家基金公司的使命。
以典藏家族的背景,私人投資的身份通過市場化、商業化的運作,反而可能繞過很多明面上西方對我們國家的技術限制。
可以進行更多的技術帶動國內產業升級。
怎么說,李仕山也是長在紅旗下,生在春風,從小耳濡目染,也是有一顆拳拳報國之心。
只是前一世,只是一個普通人,沒有這個機會罷了。
如今機會擺在面前,誰還不希望國家強盛呢。
今天既然有了這個計劃,他希望能通過典藏,讓國家在未來發展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彎路,少一些被人扼住喉嚨的風險。
典藏看著李仕山眼眸的目光越來越亮,甚至感覺有些刺眼。
怎么這小子的氣勢完全變了。
好強大的壓迫力。
給他有一種,自己不答應下來,誓不罷休的趕腳。
雖然典藏覺得李仕山的話有道理,但也清楚事情可沒有嘴上說的那么簡單。
他可是一直在和這些前沿科技打交道。
很清楚李仕山剛才說的每一項技術,都需要耗費巨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
看著李仕山的樣子,典藏又不好拒絕,決定轉移話題,“還是說說你的事吧,漢南發生什么了。”
可李仕山卻不打算放過這個機會,大手一擺,“相比現在談的事,我的事不值一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