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后,燕京。
某棟莊嚴肅穆的辦公大樓頂層專用會議室,厚重的實木門緊閉,門口有身著便裝的工作人員肅立值守。
這里正在舉行著一場高規格的會議。
會場內氣氛莊重沉靜,與會者皆是封疆大吏,每一個名字都重若千鈞。
此刻,主管扶貧工作的領導在講話,內容自然扶貧和鄉村振興有關。
他在談到扶貧成果的時候,忽然話音一頓,“同志們,扶貧工作要見實效,也要樹典型。說到典型,我必須要提一下漢南省的谷山縣。”
“這個縣可了不得,從一個國家級貧困縣,短短幾年,脫胎換骨,一躍成為全省知名的富裕縣、標桿縣。
“這個轉變,不是敲鑼打鼓實現的,是下了真功夫,是蹚出了一條可行路徑的。”
領導聲音在挑高的穹頂下回蕩,清晰有力。
此時領導的目光也落在了顧常青的身上,“常青同志,谷山是你們漢南的驕傲啊。”
“你這位班長,來,給大家講講經驗。”
剎那間,無數道目光如同聚光燈,“唰”地一下聚焦在顧常青的身上。
在這種規格的會議上,被領導如此明確地點名并邀請介紹經驗,無疑是一種極高的認可和殊榮。
顧常青心中一陣激動,盡管開會前已經提前得到了通知,但依舊無法完全平靜。
他平復了一下心情,微微調整了一。谷山能取得一點成績,首先是堅決貫徹落實......”
顧常青的發言條理清晰,言之有物,既闡述了經驗,又恰到好處地將功勞歸于領導的指導和基層的努力。
領導聽完,滿意地點點頭,順勢接過話頭:“常青同志講得很實在,谷山的經驗,確實值得大家認真學習借鑒。有機會,各地的同志可以組織去實地看一看,學一學。”
會議結束,氣氛很是活躍。
顧常青瞬間成了焦點,幾位相熟的省委書記笑容滿面地圍攏過來。
“老顧,今天可是露了大臉了!”北方某省的書記語氣中帶著由衷的羨慕,“領導親自點名讓你介紹經驗,這可是硬邦邦的政績啊!”
“是啊,顧書記,”另一位經濟大省的書記接口道,半是調侃半是認真。
“你這谷山模式現在可是上了標桿了,回頭我們必須組團去取經,你可不能保守,得把真經傳給我們!”
“常青書記手下兵強馬壯,真是讓人眼熱。谷山縣縣委書記是哪位同志,也給我們介紹一下。”又一位書記湊近低聲說道,話語里充滿了打探的意味。
顧常青一一含笑應對,言辭懇切而謙虛:“過獎了過獎了,都是領導的功勞,我們只是做了分內之事。谷山還在摸索,歡迎各位兄弟省市多提寶貴意見……”
他面上春風和煦,應對得體,享受著這難得的榮光,但內心深處,那被激起的波瀾卻愈發洶涌。
上面領導在會上突然點名谷山縣,絕不僅僅是表揚那么簡單。
為什么偏偏在這個調整李仕山工作的節骨眼上?
兩者之間沒有關聯,他顧常青在宦海沉浮幾十年,是決然不信的。
可就在顧常青返回賓館稍作休息的時候,又接到了一個消息。
※※院參事、德高望重的經濟學界泰斗黃齊興老先生,將親自帶隊,赴漢南進行“鄉村振興與縣域經濟發展”的專題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