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老考察的車隊行駛在谷山縣寬闊平整的柏油路上,窗外是連片的現代化農業大棚、井然有序的工業園區和洋溢著自信笑容的百姓。
黃老看著窗外的景象,不時微微頷首,臉上露出滿意的神色。
李仕山坐在黃老身側,從容不迫地介紹著谷山這幾年的規劃思路、產業布局和治理心得,如數家珍,尤其是影視城項目。
在參觀一個由村集體興辦的特色農產品深加工車間時,趁著考察間隙,黃老和李仕山走到車間外的一棵大樹下暫歇。
“老師,這次……真的謝謝您。”李仕山看著眼前精神矍鑠的老人,語氣真誠。
黃老擺了擺手,慈祥的目光中帶著一抹維護之意,“你是我看好的學生,谷山的成績擺在這里,誰也說不出個不字。我下來看看,名正言順。”
他話鋒一轉,關切地問道:“顧常青那邊,最后給你定了什么位置?”
李仕山平靜地回答:“安江市委常委、副市長。”
“只是個常委?”黃老的眉頭立刻皺了起來,臉上浮現出不悅。
“這個顧常青,格局還是小了點!上面的話,他是聽進去了,但也沒全聽進去!”
老先生顯然有些動氣,他看了一眼自己這位得意門生,直接說道:“仕山,既然這里廟小,容不下你這尊大佛,干脆就不要在漢南蹚這渾水了。”
“跟我回燕京,我在政策研究室還有些影響力,打個招呼,調你過去,你跟著我專心做研究,遠離這些官場的是是非非,豈不更好?”
這番話帶著長輩對晚輩的真切關懷,是一種純粹的“舐犢之情”。
李仕山心中暖流涌動,恭敬地欠了欠身:“老師,謝謝您的好意。只是……學生還是想留在地方,多做些實實在在的事情。”
他在抬起頭,嘴角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而且,我最終會在什么位置,差不多應該快有結果了。”
黃老何等人物,看到學生這副成竹在胸的模樣,立刻明白了什么。
他眼中的不悅隨即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倒是有些期待。
他不再多勸,只是輕輕拍了拍李仕山的肩膀:“你自己心里有數就好。”
鏡頭轉向漢南省委大院。
下午即將召開新一屆班子基本配齊后的第一次例行常委會。
而上午,則是更為關鍵的“五人小組”書記辦公會。
會議室氣氛嚴肅。
省委書記顧常青、副書記兼省長周恒祥、副書記王正則、組織部長袁學民,以及新到任的紀委書記富時圍桌而坐。
今天的重頭戲,便是敲定此前已有定調的幾個重要人事安排,其中就包括李仕山的職務。
前面的幾個議題進展順利,當討論到李仕山擬任安江市委常委、副市長時,袁學民照例介紹了相關情況和考察意見。
就在這時,此前一直沉默寡言,只是靜靜聆聽的紀委書記富時,突然開口了。
他沒有看任何人,目光落在眼前的茶杯上,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
“關于李仕山同志的任命,我談點個人看法。”他頓了頓,仿佛在組織語言,但說出來的話卻鋒芒畢露。
“我對李仕山同志還是有一些了解的。他主政谷山期間的成績,有目共睹,獲得了最高層面的公開表揚,這充分證明他在抓經濟、謀發展上,是一把難得的好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