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支e:他在家時房子漏水,他及時發現避免了更大損失。
...同樣有成千上萬個分支。
“你們看到了嗎?”王也的聲音在共享空間中回蕩,“同一個選擇,可以導致無數種不同的結果。”
“因果不是一條確定的鏈,而是一張充滿可能性的網。”
“沒有人能夠預測所有的因果,因為影響結果的因素太多了。”
“一陣風,一個陌生人的微笑,一個偶然的念頭,都會改變因果的走向。”
“所以,因果可視化能看到的,只是無數可能性中的一種,而不是唯一的真相。”
人們的意識開始波動,他們在思考。
“但是,”一個聲音質疑道,“如果我們不能預測結果,那我們怎么做出正確的選擇?”
“這就是第二個重要的認知。”虛言接過話題,“正確的選擇不是指向唯一完美結果的選擇,而是在當下情境中最合理的選擇。”
“讓我用一個比喻——人生就像下棋。”
屏幕上出現了一盤棋局。
“一個好的棋手,不會試圖計算到游戲結束的每一步,那是不可能的。”
“他只會在當前局面下,選擇最合理的一步。”
“然后根據對手的反應,再選擇下一步。”
“這就是'情境理性'——在有限信息下做出最好的判斷,然后根據反饋調整。”
“人生也是如此。你不需要看到所有的因果,你只需要在每個當下做出最好的選擇。”
“如果結果不理想,你可以調整下一個選擇。”
“這就是真正的自由意志——不是預知一切,而是在每個當下做出選擇的能力。”
人們的意識開始明亮起來,他們在理解。
“還有第三點。”墨言說道,“歷史告訴我們,人類文明的進步不是靠完美的計劃,而是靠不斷的嘗試和修正。”
屏幕上出現了人類歷史的畫面。
“古人發明了輪子,他們不知道這會導致汽車和飛機的出現。”
“科學家發現了電,他們不知道這會創造出整個電氣時代。”
“如果古人因為無法預測所有后果而拒絕創新,我們現在還生活在石器時代。”
“真正推動文明前進的,不是完美的預測,而是勇敢的嘗試。”
“即使犯錯,也能從錯誤中學習。”
“這就是人類的偉大之處——我們不完美,但我們能成長。”
最后,星辰說道:“讓我展示一個未來給你們看。”
她用預言能力創造了兩個對比畫面。
一個畫面中,因果世界的人們繼續停滯,最終所有人都餓死了,文明消亡。
另一個畫面中,人們重新開始行動,雖然犯了一些錯誤,但也創造了許多美好,文明繼續繁榮。
“不選擇的代價,永遠比選錯更大。”星辰說道,“因為不選擇意味著放棄所有的可能性。”
“而選擇,即使錯了,也還有改正的機會。”
共享空間中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然后,第一個聲音響起:“我...我明白了。”
是那個想喝水的年輕人。
“我不需要預測喝水會導致的所有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