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悖論都像一把錘子,敲擊著這個脆弱的概念系統。
終于,有人開始質疑了。
“我...我感覺我們的語言有問題...”一個年輕人站起來,“這些悖論無法解釋...”
“不是語言有問題。”王也說道,“是我們的概念定義有問題。”
“這些定義不是我們自然發展出來的,而是被強加的。”
“它們看起來能用,但遇到深層次的邏輯問題時,就會崩潰。”
“那...真正的定義是什么?”有人問道。
“真正的定義是什么,我不能直接告訴你們。”王也說道,“因為那樣你們又會陷入被動接受。”
“我能做的,是幫助你們重新建立自已的概念系統。”
“不是回到舊的,也不是保持新的,而是創造屬于你們自已的。”
“怎么創造?”
“從基礎開始。”王也說道,“從最簡單、最直觀的感受開始。”
“比如,當你觸摸火焰,感到熱,這是什么感受?”
“痛...不,應該是...不舒服?”有人不確定地說,因為他們的“痛苦”概念已經混亂了。
“不要用詞匯,用感受。”王也引導,“你的身體告訴你什么?”
“我的身體告訴我...要躲開...”那人回答。
“很好。”王也說道,“這就是基礎——你的身體不會說謊。”
“當你的身體要躲開某種刺激時,我們可以把這種刺激定義為'傷害性的'。”
“當你的身體靠近某種刺激時,我們可以把這種刺激定義為'吸引性的'。”
“從這些最基本的體驗出發,我們可以重建整個概念系統。”
“但這需要時間,也需要你們每個人的參與。”
“沒有人可以強加概念給你們,包括我。”
“你們必須通過自已的體驗和討論,建立共識。”
臺下的人們陷入了沉思。
他們開始意識到,他們生活在一個被強加的概念系統里。
雖然能用,但那不是真正屬于他們的。
就在這時,天空突然裂開。
命運編織者的身影出現了——那是一個被黑霧籠罩的人形,看不清面容。
“精彩的演講。”命運編織者鼓掌,聲音中帶著嘲諷,“你確實找到了系統的弱點。”
“但你以為這樣就贏了嗎?”
“我現在給你們一個選擇——”
“選項a:回到舊的概念系統。但你們會永遠懷疑,這個系統是否也是被強加的。”
“選項b:保持新的概念系統。雖然有缺陷,但至少你們已經適應了。”
“選項c:創造新的概念系統。但這會導致長期的混亂,因為人們對概念的理解不同,會產生無數的沖突。”
“無論選哪個,你們都要付出代價。”
“這就是概念的困境——沒有完美的系統,只有相對的選擇。”
“所以,調解者,你打算讓他們選哪個?”
臺下的人們都看向王也,等待他的答案。
王也沉默了片刻,然后微笑著說:
“你給的三個選項,我都不選。”
“什么?”命運編織者驚訝。
“我選第四個選項。”王也說道,“接受概念的多元性。”
“什么意思?”
“意思是,我們不需要統一的概念系統。”王也解釋道,“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可以有不同的概念定義。”
“重要的不是定義的統一,而是溝通的意愿。”
“只要人們愿意理解彼此的定義,愿意在溝通中尋找共同點,概念的差異不是問題,而是豐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