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軍工的快速發展,這方面的需求確實比以往大了很多。
就溫三手上掌握的幾個金屬礦場,不足以支撐相關制造業的消耗。還好泰安礦區相當的給力,溫三實控之后,已經組織的人手進行全面開發。目前的產能已經得到了很大提高。
前期小鬼子產出的鐵錠也拉回來了很大一部分,用于軍工制造業。
齊魯地區的戰斗并沒有完全停止下來,目前依然有小規模的戰斗隨時在發生。基本上就是以營連為單位的戰斗,出現團級建制的戰斗已經算是大場面了。
這種級別的戰斗,溫三只關心一下結果就行了。去操心這些事情。
隨著鬼子的敗退,齊魯地區有近四成的地盤落入了溫三的手中。除了北邊還有少數被鬼子占領之外,剩下一些地盤上的將領見勢不對,都跟著通電表示愿意歸順國府,納入國府的治下。
鑒于這種情況,溫三也沒有什么過激的行為。他手上的地盤目前看來已經足夠大了,雖然兵力也增加了很多,但想要將所有的地盤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還是顯得有些吃力。
還有一個讓溫三感覺頭痛的問題,就是兵力快速增加之后,戰斗力反而有所下滑。
好些地方部隊加入進來,不管是指揮官的能力,還是士兵的素質都達不到他的要求。
這種情況是必須要改變的。除了正規作戰部隊之外,維持地方治安的人員也需要不少人手。
溫三召集所有高層開會研究之后作出決定。
再次對現有的部隊進行整改。將有潛力指揮官挑選出來,進行集中學習,改造,提高他們的思想意識,以及指揮能力。
那些沒有什么潛力,思想固化的指揮官,要么轉入地方治安隊,要么直接復員,安排到地方上去工作。
溫三要走的是精兵之道,絕不能讓自己的部隊松松垮垮,拉上戰場的時候被敵人打得丟盔棄甲,這可不是溫三想看到的。
與此同時,溫三分別視察了各主力部隊,決心挑出一部分精英將領,集中培訓提高。
高級指揮人才,不管任何時候都是整個團體所需要的。
士兵方面,也要進行精減,讓一些受傷失去作戰能力的士兵退伍,安排到地方上工作。這些人還是很可靠的,正好可以當成地方的基層干部來使用,在廣大民眾之中起到積極帶頭的作用。
對于那些地方部隊中的混子,則直接讓這些人復員,或者安排他們去開荒種地,也算是有了安身立命之所。
精壯的士兵則納入正規部隊,進行嚴格的訓練,將他們身上的那些惡習給徹底改掉。
這些工作看起來雖然比較復雜,但實施起來的難度并沒有那么大。畢竟溫三的部隊都是上行下效,就算是高級指揮官,也要遵守相關原則,并沒有享受什么特殊待遇。
軍紀嚴明,才能讓部隊產生強大的戰斗力。同時也能得到廣大老百姓的認可,真心實意的支持他們。
基礎的調整進行得很快,一系列的操作下來,溫三發現自己主力部隊總兵也超過16萬。如果算是維持地方治安的部隊,20萬都綽綽有余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