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漢斯與溫三多次談判,并最終咬死自己的開出的條件時,溫三的感覺自己在這次談判中還是吃虧了。
因為漢斯連一個高級研究員都沒有出,更別說戰機制造的圖紙了。真正有價值的就是他們提供的一套半殘廢的生產設備。
“老朋友,你給出這個籌碼也太低了。如果你確定只能拿出這些條件的話,我們的付出也得改一改。”溫三豈能讓漢斯占他這么大的便宜。
這所謂的戰機制造廠最重要部分都得自己的人來扛,建成投產的難真的大了許多。
如果他們出幾個專家層次的人物,問題將會變得簡單許多,至少自己這邊沒有那么大的壓力。
“如果按照你們提出的條件,那么你們想要獲得相關技術,就得派人到我們的地盤上來學。我們要新開一條生產線,正缺乏一些關鍵設備,你們只要投入一部分人員和設備,很快就能建立起新產生線,并且獲得相關制造技術。”
溫三這是明著想再坑漢斯一套生產設備。現有的生產線明顯產能不足,設備方面也確實不夠。
至少溫三現在想要建立一條新的生產線,是非常吃力的。畢竟他的盤子也鋪得越來越大,到處都要錢,要設備,要熟練工人等等。
剛好,d國在設備一塊是有巨大優勢的。想要盡快獲得他的先進技術,那就提高投入。如果漢斯想拿破設備來忽悠他,那么他們獲得相關技術的時間就會無限延長。
一句話,在戰機合作方面漢斯不想出高端人才,那么在獲取溫三手上技術的時候,你就得付出更多。
漢斯聽到溫三提出的條件,也是愣住了。
他也沒有想到,溫三尋找的角度奇清,想占他的便宜,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好在他們在設備技術這一塊真的是全球頂尖,各種工業設備也相當的齊全。
如果是以前,漢斯自然要利用這些工業設備來拿捏溫三一下。可到了現在,已經沒有這個必要了。
因為溫三通過各種渠道,以及自主研發,手上的各種工業設備已經相當的齊全。該有不該有的東西,他基本都有了。
答應溫三提出的條件,不過是多往他手上增加幾臺設備的問題。這對于工業能力相當強大的d國來說,根本不是問題。
何況他們的軍隊正在歐洲橫掃多國,掠奪了相當多的物資。其實有不少就是工業設備,基本就是放在原地吃灰,發揮不了什么作用。
溫三想要這個,只需要派人去拆掉,然后裝船運輸過來就行了。
這個條件甚至都不需要向高層報告,以漢斯的權限,就可以直接答應下來了。
最后,雙方就以這樣的條件達成了合作方式。
溫三的地盤上,將會多出兩條全新的生產線,一條生產飛機,一條生產多管火箭炮。
溫三對這次的方案還是比較滿意的,每一條工業產生線,對他們來說,都非常的重要。
一句話:還是底子太薄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