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司令,我們是不是可以集結兵力,直接攻入鬼子本土了?”老萬等人在仔細分析了鬼子國同情況之后,提出了新的想法。
第二集團軍這么多兵力囤積在琉球群島,總不會就是想在這片土地上搞建設吧?
不管從哪個角度看,溫三集結重兵,都有進犯鬼子本土的意圖。
“不急,現在還不是時候。雖然我們現在上島,也能收拾小鬼子,但如此一來,鬼子的重心必須都會放到我們身上來了。”
“鬼子國再不堪,也還沒有到燈枯油盡時候,我們沒有必要去擋下鬼子全部的火力。等時機成熟之后,再動也不遲。”
溫三有自己的考量,雖然他在努力發展自己的工業體系,但經濟總量還是不多,鬼子國如果把所有兵力集中攏來,他們也會相當的難受。
這個大旗還是讓鷹醬去扛,他只需要在關鍵時候出手即可。
根據歷史經驗,鬼子國戰敗之后,簽署的《波茨坦公告》,我華夏是有資格在鬼子國內駐軍的。不過當時國府放棄了這個權利,主要是他們缺乏自信,同時也把重要目標放在了國內。
既然有了這樣的先決條件,溫三這次可不會跟鬼了客氣了。只要機會合適,有些地盤肯定是要占的。
只有這樣,以后在邊界島嶼之爭中,才能占據明顯的主動權。
同時,溫三也在考慮,要不要抓住時機,斷了【指揮官】后路。這里盤踞著的鬼子不少,好些鬼子更是在島上繁衍后代,給后世國人帶去了很多麻煩。
或許可以借此機會,分享國府運到寶島上的財富。要知道【指揮官】正是把國內大量的黃金等財富帶到島上,才造就了后世有名的亞洲四小龍。
只是國府在鷹醬的引導之下,抄襲他們的管理模式,最終還是因為黨派林立,管理失當,讓紅極一時的亞洲四小龍快速衰退了。
多種想法在溫三的腦海中來回翻滾,一些歷史上即將發生的事件,也變得越來越清晰。
“是時候在安南地區發力了。”
溫三再次把目光聚焦到西南方向。
第一集團軍早已經在這里站穩了腳跟,為了鞏固自己打下的地盤,他們向外擴張的速度并不快。
再往前,好些地方并不是鬼子在肆虐,而是變成了約翰牛的殖民地。高盧雞現是徹底歇菜了,原本是他們占領的地盤,大部分落入一了約翰牛和鷹醬的手中。
正常來說,溫三想要再往前擴張,就要觸及他們的利益了。
但目前溫三實控的地盤,并沒有達成預定的戰略目標。
溫三不但想要大把優質的良田沃土,還要優良的出海港口。不管前往南海,還是印度洋,最好都要有非常便捷的出海通道。
如此一來,以后他的發展,就不容易受到馬六甲海峽的鉗制了。
這對于通商口岸,經濟發展都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前出青藏高原之后,大把土地受印度洋季風氣候影響,處于地球的熱帶和亞熱帶,非常適合農作物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