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選擇繞行的話,近兩千公里的距離,真的太遠了些。
何況當時的婆羅洲交通條件并不好,這近兩千公里的距離絕不是一片坦途。面臨的困難非常大,后勤補給也是很大的問題。
若非如此,鬼子也不可能如此放心,只放了少量兵力在這邊。就算這里丟了,也未必能影響到油田那邊。
加里曼丹西側海岸登陸的情況稍好一些,但將會面臨鬼子防御的最強一側,并且很容易引起小鬼子的注意。
在自己的部隊還沒有到來之前就做好相關防御,如此一來,戰斗打響之后,造成的傷亡肯定不會很小。
溫三的目光在地圖上來回游弋,想要尋找到合適的登陸地點,既不會離鬼子占領的油田區域不會太遠,也不會讓鬼子有所察覺。
只是想要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真的太難了些。鬼子做重點防御的時候,確實下了真功夫。
經過良久的觀察之后,溫三把目光投入了一條彎蜒曲折的小河流。婆羅洲的河流基本都是呈放射狀分布,最后注入大海之中。
當時的船只噸位,沿海而行,只需要從入海口往前,繞過鬼子關注區,悄咪的登陸即可。
趁著調兵這段時間,溫三把這個思路轉告給了高小波,讓他派人去周邊摸索地形,尋找合適的登陸地點。
作了詳細的安排之后,溫三開始從根據地抽調兵力。這次作戰要充分考慮部隊的機動能力,重裝備肯定要少帶,以方便行軍。
關鍵時候,有艦隊支撐重火力,并不擔心部隊沒有攻堅的力量。
越野能力方面,肯定要著重強調,同時還要適應雨林穿梭的特點。好在溫三現在的主力部隊基本完成換裝,普通士兵也是手拿ak,火力輸出方面不存在多大的問題。
經過對比之后,溫三分別抽調了四個師的兵力,總兵力達到了七萬人左右。
這次是真的下了本錢,算是高看鬼子,以優勢兵力展開強攻。如果再算上第二艦隊,總兵力遠超小鬼子的駐軍數量了。
這么多兵力,以溫三手中的運兵船,還真不容易做到。除非將第一艦隊的運兵船都抽調過來,才能滿足條件。
這次有鷹醬幫助,他們調來了兩艘大型運兵船,一下子給溫三減輕了很大的壓力。
加上護航艦隊,總投入的力量還真不少。
對于這次的行動,溫三手下將領還是有不少人心存疑慮的,主要是信不過鷹醬。把他們在海上把自己的兵力給賣了。
陸軍上了船,基本沒有多大的作戰能力,能保持不暈船就很不錯了。現在連護航都是鷹醬的人,溫三這邊幾乎將幾個師的性命都交到了對方的手上。
如此行為,風險還是很大的。
好在溫三篤定此事鷹醬絕不會出意外,畢竟這是合則兩利的事情,這個時候動手腳,對他們一點好處都沒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