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三的部隊戰術素養本來就不差,只是對新的作戰方式有所欠缺而已。有兄弟部隊提供訓練大綱,有可參考的作戰案例,以及成熟的訓練方法,調整起來難度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大。
這段時間里,高小波終于確定了兩處安全的登陸地點。只要第二艦隊在正面吸引一下了小鬼子的注意力,讓它們無心它顧之后,兩處地點均可成功上岸。
高小波跟幾位陸軍高級將領仔細研究之后,將詳細的作戰計劃發回了總指揮部。
溫三和他的參謀團隊就這個作戰計劃進行了多次推演,確定沒有什么明顯的漏洞之后,這才作出了批示。
自登陸鄭和島之后,大軍再次啟程,這次全程由第二艦隊護航。他們分成了兩個部分,奔赴不同的登陸地點。
與此同時,第二艦隊抽出兩艘主力艦,直接撲向鬼子的油田軍港,在離軍港25公里外的海域向鬼子重點防御區域發起猛烈炮擊。
剎那間,兩艘主力軍艦上主炮火力全開,150口徑的重炮帶著強烈的呼嘯聲撲向了鬼子駐軍的海港。
這么遠的距離,鬼子的岸防炮根本打不到遠處海洋上的軍艦。它們只能四處滅火,隨時應付從海上飛來的重炮。
盡管這些重炮的打擊點并沒有落到重要的設施上,還是讓小鬼子慌了神,不停的向上級請示火力支援,請求艦隊出面,在海上與對方尋求決戰。一直被動挨揍,遲早是要出大問題的。
突如其來的交戰也讓婆羅島上所有的鬼子都把目光聚焦到了這處重要的軍港。
如果這里被攻破,將會嚴重影響鬼子在東南亞地區的軍事部署。包括多種作戰裝備的燃油供應都有可能會出問題。
鬼子做夢都沒有想到,離他們幾百里遠的地方,已經有兩支部隊悄咪咪的上了岸。總兵力已經超過了鬼子在婆羅洲的駐軍總數量。
高小波看到鬼子反應這么強烈,出動的防御力量甚至比呂宋島都要夸張許多。
這事兒,終于被他辦成了。
當真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兩支部隊分別從不同的方向上岸,東線登陸部隊由王國華統一指揮,西線部隊則由關黑子帶隊。
這兩位都是溫三手下能打能扛的將領,原本這次出戰,是輪不到他們去指揮一線部隊的。溫三為了穩妥,才派出兩員猛將,務必在開戰之時,就要展開最猛烈的攻擊,將鬼子駐軍打懵。
高小波炮擊了近6個小時之后,這才讓兩艘主力艦徐徐撤離。這段時間他們消耗的大口徑炮彈已經嚴重超標了。
再打下去,軍艦上的主炮都要變成廢鐵。
這一輪交戰對鬼子的傷害并不算大,很多炮彈都落在并不怎么重要的區域。小鬼子雖然嚇得肝顫,但終歸是吃了精度不夠的虧,并沒有對鬼子那些重要的防御節點造成多大的損失。
反而是四處奔忙的小鬼子死傷兩三百,好些鬼子明顯就已經不行了。只能躺在地上等死。
高小波的艦隊主動撤退,這讓小鬼子大大松了一口氣,認為自己是憑實力守住了這處重要的港口,值得大書特書,上報相關守將和鬼子兵的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