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不可,霍青現在威望很高,并且受到公主的保護,我若對其下手,勢必會引起軍心大亂。”
趙敢當連連搖頭,臉色大變。
“趙兄,以霍青一人的性命,換來你官途坦蕩,豈不是占了大便宜,你再想想,蠻國若是發舉國之兵攻打南望城,
你覺得你能夠抵擋得了蠻國的大軍嗎?”朱肅瞇著眼睛,凝視著趙敢當。
“還有就是,大齊將士現在患有熱癆之癥,若不及時治療,恐怕會蔓延全軍,到時候,你更加沒有與蠻軍決戰的底氣。”
趙敢當半天無語,朱肅的話說得不無道理。
“趙兄,我的趙帥,你好歹也給我一句戶,你我多年不見,一見卻在戰場上,我真不想你我為敵人,在戰場上廝殺。”
朱肅哽咽而言,并且是聲情并茂。
“朱兄,你所說之話,我也覺得頗有道理,不過我用什么辦法,才能除了霍青,而且不引起眾怒。”
趙敢當其實更傾向于朱肅的說法,若是兩國真的停戰了,從此和平相處,那么他便意味著立下了大功一件。
“愚弟有一條計策,你按照此計行事就行,若是霍青死了,蠻王所下的第一道旨意便是退兵,從此跟大齊交好,永不犯邊。”
朱肅早想好了對策,只等著趙敢當下了決心之后,再將計策說給趙敢當聽。
趙敢當看看屋里無人,便湊到了朱肅的跟前:“朱兄,蠻王切不可反悔,此次為了邊疆安寧,卻是押上了身家性命。”
“蠻王豈是那言而無信之人,大齊現在國力羸弱,朝中上下能有幾人愿意打仗,你若破了此局,則會受到萬民稱頌。”
朱肅高帽子跟趙敢當戴著,好話說著,總之就是信誓旦旦,堅守承諾的樣子。
趙敢當和朱肅商議了好久,直到兩人完全達成了一致,朱肅才提出回去復命:“趙兄,愚弟該回去了,等你好消息啊!”
“你且先去,我會見機行事的,你回去轉告蠻王,只要他從此停戰,大齊也會不計前嫌,與蠻國永遠交好。”
趙敢當也希望如此,他在離開京都之時,張興曾經暗示過他,能小戰不大戰,能談和則盡量不戰。
朱肅離開時,留下了一個方子,是專門治療熱癆病的,蠻國常年炎熱,患上熱癆病的人很多,以至于蠻國有很好的治療方法。
送走朱肅后,趙敢當回到中軍大營,思考如何對霍青下手,并且不會引起他人的懷疑和霍青自身的防備。
從骨子里,趙敢當懼怕霍青。
霍青到了戰場上,職位其實并不高,但依然處處搶了趙敢當的風頭,趙敢當因此非常氣憤,總覺得霍青是故意跟他唱反調。
“報,南望城張將軍派來使者曹德前來,務必要見你。”一名親信從外面進來,甚至是伏在趙敢當的耳邊。
“曹德來干什么,這是一只老狐貍。”趙敢當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趙帥,不管他來干什么,我們都要見他一見,南望城還有幾萬大軍,張青是當初先皇欽點名將,所以我們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