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王醫術通神,何須老道……"孫思邈露出猶豫之色。
"我不會醫術。"李蒙打斷他,"我只會照本宣科,而道長能教學生望聞問切的真諦——就像工坊既要蒸汽機圖紙,也需老匠人打磨軸承。”
“郡王仁義,甘愿為百姓謀福祉,老道答應了!”孫思邈眼睛一亮,躬身行禮。
李蒙扶起藥王說道:“仁義算不上,就是我不想我一人獨占神醫,這才想出來的這個方法罷了。”
“郡王謙虛了!”孫思邈笑道,“擇日不如撞日,現在就去商議如何?”
“請!”李蒙做出邀請的手勢。
孫思邈返回交代了一番后,就跟著李蒙乘坐馬車前往工坊旁邊的學堂。
當馬車駛過新建的化肥工坊,孫思邈突然扒住車窗。
透過氨氣收集裝置交錯的竹管,他看見發酵池的糞水正變成澄澈藥液。
"此物與醫道何干?”
"氮元素壯莊稼如黃芪補氣,磷鉀元素強根系似熟地固本。”李蒙解釋道,"就像制藥需君臣佐使,施肥也要講配伍禁忌。”
遠處工坊傳來蒸汽機轟鳴,李蒙順勢指向齒輪組:“格物之道與醫理相通。就像軸承缺潤滑會磨損,人體血脈不通則生瘀堵。若將人體視為精妙機器......”
“妙啊!”孫思邈白眉飛揚,“難怪《黃帝內經》云‘上工治未病’。若能教百姓識得這些‘菌’,何須耗費千金求藥!”
學堂窗欞漏出的夕照里,孫思邈捧著《生物》渾身顫抖。
當看到細胞分裂彩圖時,他忽然撕了隨身攜帶的《五臟六腑圖》,碎紙如雪片飄落在血紅蛋白示意圖上。
"一人行醫救百人,萬醫懸壺濟蒼生。”李蒙展開地圖,"若將防疫知識編成《急癥千字文》,讓蒙童都知沸水洗手、石灰灑廁......”
老道醫突然抓住他手腕:"郡王究竟何人?”
"我是前年后的人,陛下知道的。”李蒙點亮平板電腦,3d心臟在虛空中搏動,"華佗開顱術在此世是傳說,在彼方卻是尋常手術。”
孫思邈的瞳孔劇烈收縮,深揖及地:"若能救蒼生于病厄,老道愿做這醫學院的守門人!"
"不,”李蒙扶起他,"我要你做燎原的星火。您負責傳授望聞問切,我提供解剖模型和手術器械。每年選拔百名學子,十年年便可培養出......”
“建醫學院吧。”李蒙再次建議道,“您帶學生研究真家伙,我提供顯微鏡和手術器械。每年開醫學峰會,請各地名醫交流剖腹產術、白內障摘除......”
當李蒙演示完抗生素培養皿實驗,孫思邈突然對著他深揖及地:“郡王醫術通神,請受……”
“別!我就學過一點點的醫學常識而已!”李蒙嚇得蹦開三丈遠,“真要救人,還得靠您培訓千百個懂消毒殺菌的醫學生。”
孫思邈轉身拿起筆墨開始書寫起來,李蒙瞥見了開頭的幾個字——大唐醫學院籌建疏。
暮色漸沉時,孫思邈攥著厚三頁的奏疏,突然指著顯微鏡問:“此物可能量產?”
李蒙摸出把放大鏡先塞過去:“先從基礎光學教起。等琉璃工坊出產合格目鏡......”
“善!”孫思邈提筆在奏疏添上“設格物醫學雙科”,墨點飛濺在“全民防疫”四字上,像極了顯微鏡下的勃勃菌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