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察書儀回了殿,宮女巧芳端上一盤糕點。
這糕點色白如雪,香味撲鼻,富察儀芳卻沒有任何胃口,“你們把這糕點拿下去分了吧。”
巧芳高興道,“多謝小主。”
見她柳眉微簇,巧芳收斂了笑意,“小主這是怎么了?瞧著怎么有些不高興?”
跟著一道去了鳳儀宮的的巧英眼中閃過怒氣,“別說了,小主跟著慶常在去鳳儀宮,慶常在多事,讓在鳳儀宮中的靜淑側福晉好一陣嚇唬。”
在她看來,如果不是慶常在多了一句嘴,后面的事也不會發生。
巧芳不知靜淑側福晉是誰,可她知道宣嬪娘娘深受皇上寵愛,說不準就是宣嬪娘娘授意。
小主還沒待寢,對上宣嬪娘娘可討不到好,她有些緊張,“小主這可怎么好,宣嬪娘娘可不能得罪。”
富察書儀自嘲一笑,“我算什么人,宣嬪哪能記住我。再說我一句話都未說。”
巧英小心翼翼道,“小主溫婉大方,遲早有一日皇上能看見小主的好。”
小主未侍寢,她們這些奴婢也急,可急也沒用。
富察書儀眉眼舒展了些,“我是皇后族妹,哪怕不受寵,只要皇后愿意照拂我,我的日子就不會難過。”
她很清楚自己入宮是來幫皇后的,而要幫到皇后不一定就要受寵。
巧英還是有點擔心,“萬一宣嬪娘娘是個小性的……”
富察書儀皺眉,“我記得皇后娘娘賜下一只水晶活環雙耳蓋瓶,送去鳳儀宮,就說是我給宣嬪娘娘賠罪。”
新人雖未在眾妃面前亮過相,可她們入宮第一日,凡是主位娘娘都賞了東西,皇后與她同出富察家,因此賞賜也比別人重些。
最貴重的便是那只水晶活環雙耳蓋瓶,這次送去鳳儀宮,誠意那是足足的。
巧英應是,退下后就去將水晶活環雙耳蓋瓶找出,送去了鳳儀宮。
到了鳳儀宮,她未見到宣嬪娘娘,而是見到了孛兒只斤側福晉和鳳儀宮的掌事姑姑慎蘭。
她奉上了水晶瓶又說了些賠罪的話,孛兒只斤側福晉收下了東西只說了些客氣話就將人打發走了。
等人走后,慎蘭姑姑看著盒子里的水晶瓶,其線條流暢,造型挺拔秀逸,從腰部以下,瓶身逐漸收攏,展現一種婀娜多姿的姿態。
瓶頸處雕有鋪首銜活環雙耳,若是輕輕叩擊,定能如同玉佩般悅耳動聽。
瓶壁上的淺浮雕荷塘清趣小景,荷塘中,清風徐徐,水草隨風搖曳,水波蕩漾,鴛鴦在水中暢游,畫面生動,意趣十足。
在渾厚莊重之中展現了靈動娟秀之美。質地更是光潤剔刻,光潔通透如水,與唐詩中所形容的“含空無表里”、“閃爍愁成水”頗為貼切。
她道,“這水晶瓶倒是比明答應送來的金葫蘆擺件好。”
沒錯在這之前明答應派人送來了一只金葫蘆擺件,說是賠罪。
孛兒只斤側福晉意明不明道,“她們兩個倒是乖覺。”她神情些有莫測,隨后便去尋了綠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