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孝期三年,但世人都覺得這個期限太長,便對它做出一些調整,一般在守滿二十五個月之后就能出喪。(《荀子·禮論》、《公羊傳》)
而在這期間,呂家這一脈,就只有一屋子女人了。
這些女人分坐在三輛馬車里,一起去探望守孝的男人們。
頭車是呂不韋的嫡妻穆氏,年過半百,滿頭灰發。
雖然能從發色看出年紀,但畢竟是曾經跟趙姬共侍過呂不韋的,相當會保養,內服外敷,皮膚飽滿,依然光彩照人,氣質出眾,有股書卷氣息,一看就是頗有威儀的貴戶主母。
與她同車的,是長女呂英、小女兒呂萌、兒媳李氏和長孫呂僅。
呂英在家排行第四,二十四歲,嫁給了秦國的蒙恬。
蒙恬現在只有二十五歲,尚在行伍歷練,還只是個騎司馬。
如今是他父親蒙武和王翦閃耀馳騁的時代。
呂不韋要嫁女兒,秦國武將世家是首選。
王翦四十多,他長子王賁才十五歲,年齡不合適。
隨后看中了同樣顯赫的蒙家,蒙恬各方面的條件都優異得無可挑剔。
五年前蒙呂兩家便聯了姻,夫妻感情也不錯,呂英為蒙恬生了一個兒子。
如今父親過世,她回娘家服喪,之后還要回到秦國。
出殯那天蒙恬也來了,低調地跟在喪隊中。
他清楚文信侯是在收到秦王的一封信后飲鴆自盡的,兩人矛盾很深。
自己作為呂不韋的女婿,在這件事上應當避嫌。
但正因為他是呂家的女婿,秦王還主動下令讓他和妻子回鄉奔喪。
來了沒幾天,便和他的連襟一起回了秦國。
這就要講到呂不韋的另一個女兒。
第二輛車中坐的,是他的兩位妾室,趙氏、韓氏和兩個庶女。
二夫人趙氏生了兩個兒子,老二呂建和老三呂廷,都跟著長兄呂延在墓園守孝。
而兩個庶女都是三夫人韓氏生的,老五呂芷和老六呂若。
二十三歲的呂芷嫁給了三十歲的秦將桓齡。
就是去年攻陷趙國安陽的那個桓齡。
他與楊端和在王翦的統領下,連拔趙國九座城。
戰功赫赫,功勛卓著,是秦國武將中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桓齡軍務繁忙,先于妻子離衛,和蒙恬一起回了秦國。
秦王明年還要攻趙,命他做將,現在已經開始謀劃。
桓齡沒有家世沒有背景,一直在行伍中全力打拼。
在王翦麾下奮勇殺敵,一步一步爬到現在的位置。
終于在兩年前做了將軍,已經年過而立卻并未成婚。
呂不韋見這小伙子不錯,很有前途的樣子,人也老實。
就把自己第二個女兒嫁給了他。
呂家四個女兒,已經嫁出去兩個。
還剩一個十八歲的呂若和十六歲的呂萌。
假若呂不韋沒有被罷相的話,那他下一步就是撮合呂萌和王賁。
如此一來,蒙、王、桓三個名將都與呂家聯姻。
在這件事情上,生女兒帶來的收益要遠遠超過兒子。
夫人路線屢試不爽,畢竟他自己就是靠這條路子起來的。
兒女在呂不韋眼里,除了是孩子,更是投資,是擴大自己影響的強大助力。
而呂延的妻子李氏,正是李斯在楚國的小妹妹。
李斯是楚人,是荀子的弟子,和韓非同門,出師后來秦國做了呂不韋的門客。
呂不韋是天生的伯樂、投資家,相人、識機是他的本能。
慧眼如他,一眼看中了李斯,讓他做郎官,推薦給秦王后升任長史。
秦王采用了李斯的計謀,命他帶著大量的金銀珠寶游說山東六國,離間各國君臣,效果顯著,又被奉為客卿。
前年呂不韋受嫪毐之亂牽連時,正是李斯竭力走動,組織各方門客、士子冒死勸諫,這才得以保住呂不韋一命。
之后,一篇《諫逐客書》轟動一時,讓他直升廷尉(司法部長)。
事實證明,呂不韋的每一筆投資都是精準且高收益的。
唯獨他跟趙姬的賬,始終沒能算得清,現在墳頭上積了落葉。
一家老小來到墓園,與三個守孝的男人相互問候,接著來到碑前跪拜、清掃。
呂萌在三拜之后,長跪不起,看著父親的謚號,目光堅決。
父親,您是被逼死的,女兒一定給您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