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膾原料不貴,貴在魚的鮮活度和廚子片魚的刀工。
魚要現點現殺,不光魚膾,別的蒸魚、燉魚也是如此。
蘇嘉跟荊軻支了點錢,去買了個半人高的大缸來養魚。
北方常見的一般是鯉魚、草魚、青魚,野生魚個頭不大。
濮陽城以東五十里的巨野澤里還有蝦、鱉、螺和泥鰍。
漁民每天清晨捕魚,裝在一人高的大水桶里運到濮陽市集的魚鋪。
桶里都是原生的湖水,這樣魚就可以存活更長時間。
蘇嘉去魚鋪買了總共三十多斤的各種魚,連同水和大缸一起找人運回來。
上午大家就一直在忙這事。
蘇嘉帶著丁秋出去買東西,荊軻和阿山在院子里騰了塊地,挖了個坑。
水缸來了就擱進去,高度剛剛過膝,這樣好撈魚。
魚食也簡單,粗糠和豆餅。
只要保證它們不餓死就行,還要定期清理魚缸。
等魚缸安頓好,鹿肉也腌制好了。
蘇嘉就開始切鹿里脊,片了六十八片。
其實還可以再薄些,但荊軻堅持要保留一定的厚度,不能讓客人覺得被坑了。
接著就把肉片浸入酒壇,趙酒濃烈飄香,開蓋即醉。
要說這酒,還是從當年的青禾酒坊買來的。
只不過現在易主了,變成白馬酒坊。
段靈兒很有些不甘的,她打聽到制酒利潤很高。
食肆要用、官府祭祀要用、軍隊要用,還有那些經常辦宴的大戶人家,到處都需要用酒,一旦形成合作,那就是長期固定的關系,可以說是穩賺不賠。
這么好的營生,被段然草率出手。
還連同自家幾十畝種植酒糧的田地一起打包甩賣。
這就是幾年前的事,段靈兒印象不淺。
此時聞到酒香,并不像其他人那樣心曠神怡,而是有些失落地轉身離開。
荊軻幫蘇嘉封好壇口,明天就可以吃到第一批酒漬鹿肉。
沒有客人的話,就去熟人家里免費送掉。
事情忙完已經快到中午,阿山去做飯,蘇嘉就開始調制各種醬。
這個年頭的醬料非常重要。
子曾經曰過:不得其醬,不食。
吃不同的東西要配不同的醬,大部分的肉都是直接用白水煮,要靠醬料來增加味道。
有牛肉醬、鹿肉醬、魚肉醬、魚卵醬、豆醬、梅子醬、螺肉醬、螞蟻醬……多大一百多種醬料。
蘇嘉作為前任趙王的尚食令,自有他的獨門秘方。
買了好幾袋的原料,神神秘秘地把自己關在小倉庫里搗搗弄弄。
他之前雖不看好青禾軒,但已經跟人說好了的事就要用心去做。
能做自己拿手的事,還能得到食客的贊賞,是一個廚子最大的欣慰。
荊軻和段靈兒在柜臺邊吃桃子。
外面烈日依舊,暑氣逼人,一點都沒有秋天的樣子。
“我聽老人說過,這樣的天,你別看現在熱,只要下場雨,就會突然一下子轉涼,涼個兩三天又熱回去,然后又會下雨,等它再變涼的時候,就是真正的秋天了。”
段靈兒說完小小地啃了一口桃,扇著扇子,扇得額發輕揚,模樣隨意恬淡。
荊軻看了她一眼,擦擦手起身道:“我出去一趟,很快回來,你別一個人坐這兒,上后院呆著吧,叫阿讓來看柜。”
“嗯,哦對了,”靈兒放下扇子,剝著桃皮兒說道,“我們是不是還要招個掌柜和伙計?”
荊軻搖搖頭:“暫時不招了,這幾天花錢如流水啊,而且還沒開始招攬客人,也沒有那個必要,我來當伙計吧,你依然掌柜。”
他說罷轉身出門。
段靈兒輕輕捏起一抹桃皮兒,瞄他一眼:“你要去哪里?”
“蘇嘉缺了樣料,大家都忙,光我閑著,就去給他買咯,一會兒要是開飯了你們就先吃,不用等我。”
“嗯。”
段靈兒不再追問,喊來阿讓看柜,自己去后院的小房間稍作休息。
荊軻走出十幾步,閃進一條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