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南走,走到靠近城墻的地方,這里也有一個小市集,做的都是里巷居民的生意。
規模和外觀與東市比簡直是云泥之別,全是用布和竹竿撐起來的簡易鋪子。
小菜攤、小酒攤、小餅攤、小賭攤,還有賣小雞小狗的籠子。
最熱鬧的是賭攤,那里圍了一圈人,里面的蹲著,外面的站著。
地上鋪了張粗麻布,上面放了兩堆押注的錢。
旁邊的小酒攤跟這個莊家應該是搭伙的,好多賭客端著酒碗來押錢。
荊軻背著手看了一會兒,再結合旁人說的話,懂了個大概。
這會兒還沒有刻點數的骰子,用的是一種叫作“掩錢”的方法。
莊家面前擺了一個敞口陶罐,里面都是圓錢。
他用竹筒隨手撈一把,蓋上筒蓋,讓大家押注。
開蓋倒出銅錢,看錢數來決定單雙。
很簡單,卻很令人上癮。
也許還有別的玩法,不過目前就只在猜單雙。
最里圈坐在地上的幾個人都端著酒碗啃著餅,邊吃邊賭。
荊軻也隨意下了點注,蹲在邊上跟他們套近乎。
得知這些人把這當成生計了,能在這里玩上一天。
一把最高能贏幾百錢,如果此時收手,的確是賺很多。
但大部分的人還想要更多,然后又全投進去。
一天下來,輸輸贏贏,最好的四五十錢,最差的能把衣服都給輸掉。
平均算的話,每天也就幾錢到十幾錢的樣子。
同樣是浪費時間,到青禾軒當托沒準還能多掙點。
荊軻就問他們愿不愿去東市掙個輕松錢。
“做什么的?”一人問。
“什么都不用做,只要往店里一坐就能掙錢。”
“一天多少。”
“一天十五,日中之前來,下市付錢,男女都可以,帶著孩子的話,一天二十。”
錢不算多,幾個人猶豫地對視一番,疑惑道:“這是什么活計?坐著什么都不干就能掙錢?還帶著孩子?”
荊軻笑了笑:“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借一步詳談,小弟愿請幾位去隔壁的酒鋪一敘。”
幾人瞧著有點興趣,今天輸得差不多了,眼下又有免費的酒喝,他們就站起來歇歇,隨荊軻去旁邊的小酒鋪,挑了個靠里的角落坐下。
這有五個人,看起來都是有家室的年紀,身上也沒劍。
但他們畢竟是賭徒,性格什么的,真的不能光靠看。
畢竟有齊大錘那樣的,誰會想到他懼內呢?
所以如果能讓這幾人帶著孩子,多少都能穩定一些他們潛在的不安定因素。
荊軻就簡單介紹了一下什么叫托,還有一些點菜的要求,其中三人當場答應下來。
他們最近賭運很差,每天輸得精光,做托好歹能穩定收入,自己也有孩子。
另兩個有些猶豫,這兩天運勢上來了,他們還放不下這里。
荊軻點點頭:“沒關系,你們想好了直接來就行,但這個活的時間不長,半個月到一個月,等吸引來了足夠多的真客人,也就不用托了,還請幾位務必保密,至少在事情辦成前不能向外人透露,不然話傳出去,我受損失,也是各位的損失。”
幾人點頭答應,一人嘆了口氣:“你這個活……其實挺無趣的,我們來賭雖也是為了錢,但畢竟有個樂子,要說真在你們店里耗一天,唉……”
他欲言又止,荊軻知道他在想什么,想多要錢唄。
他便說道:“這活就是這樣,就看各位的耐性了,如果能做到天天來,我就都給記上,等到了最后那天,不出意外,我會一次再多給每人一百錢。”
這才打消一點他們的猶豫,表示明天就來,還會帶著妻子來。
事情談得差不多,幾人先行離開。
荊軻又喝了一碗小酒,心里合計一下明天要帶到店里的錢。
這時,賭攤那邊忽然騷動起來,好像有人發生了爭執。
砰——
清脆又緊張的一響,碎了一只陶碗。
人群紛紛后退,為爆發沖突的兩人讓開地方。
一人鏘地拔劍,大喝一聲:“蓋聶!你找死!”
……
(蓋(gě)聶:戰國末期劍客,見于《史記·刺客列傳》荊軻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