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萌還呆呆地盯著他:“什、你剛才說四萬多少?我也來算算。”
荊軻不理她,繼續問向尹江:“假如現在有一位客人,從飯菜中吃到一根頭發,找你看著辦,你會如何解決?”
尹江稍想片刻:“當即賠禮,然后為客人重做一盤,并免了這盤菜的錢,再加送一道菜,若客人還是不滿意,那就免掉整桌的錢。”
“你免單免得很大方,”荊軻微微一笑,“客人是解氣了,可損失誰來負責?”
“當由做菜的廚子、幫廚負責,菜里出現發絲,那必然是經手菜品之人落下的,傳菜者也不例外,當然,掌柜的亦逃不了管理失職的責任,待人員落定,然后再進行處罰。”
荊軻“嗯”了一聲,慢慢倒上一杯水:“責任人是確定了,那你覺得具體應該怎么罰?”
“具體的話,東家若是用了小人,日后自會知道的,不過如果小人能擔了青禾軒掌柜的一職,也會盡全力不讓這種事情發生。”
段靈兒覺得這人太精了,不僅腦子好使,連說話都只說一半的。
先籠統地講個大概,勾起別人興趣,如果想要繼續就得買賬采用。
荊軻為尹江滿上水,笑了笑:“尹掌柜,請用。”
尹江作揖道謝,飲下這杯水,輕輕一笑:“二位東家,來日方長。”
……
尹江加入青禾軒后,又找來兩個朋友做伙計,小甲和小乙。
他仔細記錄每筆流水,店里的用度和收益,還給青禾軒整理出一套詳盡的賬目,記錄在簡上,每三日一次給段靈兒看。
尹江坐鎮前廳調度、收賬,阿讓、小甲和小乙三個伙計點單、傳菜。
短短半個月就培養出了相當的默契,把青禾軒打理得井井有條。
客人對服務的反饋很好,每日進賬也穩定增長。
荊軻和靈兒雖然每天都到店里,但已經不常呆在前廳,兩人在小室稍坐一會兒就走。
他們要去拓展大業務。
呂萌上次被迫買走一百盤青禾團,呂家的人帶了十個食盒不夠裝,盤子也不夠,只能把團子并一并擠在盒子里,往返趕了兩趟車才把四百個團子運走。
呂家主仆上下八十多人,一人一盤,還多給了老管事幾盤讓他們帶回家。
家里人沒少奇怪,覺得七姑娘更不可理喻了。
呂老夫人非常嚴厲地訓斥她胡鬧,但她其實也是對青禾團有印象的老濮陽人。
盡管時間隔了很久,但獨特的口感吃進嘴里令人觸動,熟悉的味道也勾起了許多回憶。
老夫人當場決定要天天吃,要放到青陽居跟青梅酒一起賣。
還讓人送去墓園擺了兩盤在呂不韋墓前,給他也嘗嘗。
荊軻很快和酒肆的郝掌柜談妥,推出了重磅菜品:二青禾梅。
也就是青禾團加青梅酒這樣的組合套餐。
只要那邊有客,就會派人來采買一定數量的青禾團。
等呂家出喪可以辦宴了,名流涌至,那將是非常可觀且穩定的訂購量。
不過相比從宴會上賺錢,荊軻更重視的是呂家的人脈。
即使呂不韋不在了,呂氏的生意也依然蓬勃。
長子呂延守喪,目前家業由伯父呂從革主持打理。
只要戰爭不停,各國之間武器糧食的倒賣就不會停止,哪里有可得的利益,哪里就有囤居貨物的商人。
呂氏的生意在諸國流轉,買家不乏貴族和將領,甚至還有國君,這些都是他們的頂級資源。
青禾軒已經復起,呂氏就是荊軻的第一個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