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誰也沒有注意到,韓非在說這話的時候,一處都沒有停頓,相當流利。
他說完蘸蘸醬,剛要啃餅:“哦,對了,多年前寫、寫了一篇《初見秦》,給昭王的,呂氏書、書坊應該有,可、可以借來一閱。”
“定然,”荊軻又問,“那李斯呢?他如今是秦國廷尉,作為同門,先生與他可有聯系?”
韓非餅到嘴邊,忽然停住,眼里閃過些回憶,不是那么愉快……
這個李師兄啊,理智冷漠得有些可怕,對母國沒有絲毫留戀。
也難怪,韓非是韓國貴族,在母國有身份有地位,自然也有感情。
李斯家境困難,最初只是楚國上蔡的一員小吏。
官場不得志,在茅房和米倉里看見個老鼠都能想到前程與環境和機遇的關系。
他功利心太強,不然也不會到秦國發展,正像那只掉進米倉的老鼠。
而與同門呢,關系淡泊如水,比水還要無形。
每當大家熱熱鬧鬧的交談時,只要他一過來,在場立刻沒人說話了,是名副其實的冷場王。
不是討厭他,只是這個人身上帶著一股無形的屏障,冷傲,疏遠,讓人不想去接觸。
師父荀子曾說過:李斯此人,可堪大用,但成也李斯,敗也李斯。
不知師父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到目前為止,李斯的確獲得了不小的成就。
野心也不小,要幫著秦國滅六國呢。
韓非擺了擺餅:“不說了,吃飯。”
此時從門外匆匆跑進一人,衛君府的小廝,在大廳門口左右看看,喊了幾聲“先生”、“韓先生”、“請問韓子在這里么”,隨即被阿讓領了過來。
來人跑得滿頭大汗,朝韓非作深揖:“先生,秦國向韓出兵三十萬,韓王派人緊急來信,還請韓子趕緊回國!”
“嗯?”
兩人同時愣住,一時還沒反應過來。
韓非皺眉:“你、你確定?是秦國?三、三十萬攻韓?”
“千真萬確,韓王知道韓子歸國會在衛國停留,派人連夜快馬傳來口諭,人是剛剛才到的。”
荊軻也愣住了,他不記得還有這場戰爭。
這幾年不都是在打趙國么?怎么突然調轉矛頭向韓發兵?
難道見趙國啃不動就放棄了?
不可能,嬴政不是會輕易放棄的人。
韓非瞬間沒了吃飯的心情,面色凝重:“我得……我得趕緊回去了,寫文章,寫文章沒準能、能勒住秦軍。”
荊軻立刻隨他起身:“我讓車送先生回去,不要太急,秦國剛在李牧手上大敗,這次攻韓沒頭沒腦的,未必是真格,或許……不是真的開戰。”
而韓非是真的急了,快步往門外走去:“不管是不是真、真打,我都得走、走了,多謝款待,飯、飯錢沒帶,下次來還,哦,對了……”
他突然剎住腳步,掉頭回來,指指案上的剩菜:“沒吃完,可以給我帶、帶走嗎?回、回韓的路上吃。”
荊軻點頭:“當然可以。”
……
【小劇場】
韓非:我是韓非,我也很想好好說話,可是作者不讓。明明就是為了水字數,連頓號也不放過,還美其名曰“突出人物語言特色”,我反正是不信的,害我講得辣么累,臭不要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