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正背手對著自己的畫像發呆,還摸摸臉摸摸鼻子。
我的臉真有那么長?
好像沒有吧,不至于,這畫得不像,但為什么我一看就知道是我哩?
“韓子來了,”荊軻端手問候,“一年沒見了。”
他聞身轉來,笑著點點頭:“一、一年沒見,你這店,變、變化很大么,賺、賺了不少?”
荊軻邊作請邊說:“托韓子的福,有了那‘好吃’二字,生意確實好了許多,小本買賣,養家糊口罷了,先生請上座。”
二人入座后,荊軻叫了些特色菜,韓非有些眼花繚亂,都是沒見過的新鮮貨,連昨晚宴會上都沒有。
韓非掬著一顆鹵蛋:“你這……這還叫小、小本買賣?做食肆都、都做成衛公子的上賓了。”
荊軻幫他斟酒:“機緣巧合,衛公子善交際,在下與他投緣,這才受邀。”
“昨日宴上,我早就聽不下、下去,無、無奈口舌不、不巧,而你說的、大快人、人心,正中我胸臆,若是我的話,還會罵、罵得更狠一點。”
荊軻:“昨天走得早了,沒和韓子多作交談,想不到今日韓子親自來了青禾軒。”
韓非笑了笑:“記得你家,就過來看看。”
接著低頭吃菜,嘴巴忙不過來。
荊軻知道他那是不想多說,只想吃,待他填滿口欲,才問道:“先生這是要回韓國去了?”
他點點頭:“在外游、游歷一年,頗有收獲,得回國作、作些文章了。”
荊軻記得,正是今年,在趙國派出李牧大敗秦軍的同年,秦王嬴政開始追星。
追韓非。
歷史上是這樣的:韓非后來出使秦國,新著的幾篇文章強烈吸粉,倍受嬴政賞識,想留他做官,采納他的建議。
這就引起了另一人的警惕,李斯。
秦國要東進,李斯建議先滅韓國,而韓非作為韓國貴族,力保韓國。
后世都說李斯是嫉妒韓非威脅自己的地位,才向秦王多番諫言要求殺了韓非。
實則,韓非的保韓方案完全是他作為韓國人要保護母國而提出。
相比之下,李斯客觀冷靜,甩掉母國楚國抱上了秦國的大腿,此后就是忠于嬴政的秦人。
作為韓非的同門師兄,李斯深知他雄辯了得。
一篇文章出來就足以使年輕的秦王改變決策,而不利于整體東進戰略的部署。
殺韓非,除了一點嫉妒的私心,更是李斯綜合各方利弊,把秦國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做出的最優選擇。
嬴政冷靜下來,覺得是這么回事,便賜死韓非,但當毒酒送去之后又后悔了。
趕緊赦免,派人去攔,為時已晚。
如果不出意外,荊軻眼前這個吃肉夾饃吃得很開心的韓非,將在明年結束他燦爛閃耀的一生。
不能夠!
“先生怎么看秦國?”荊軻問。
韓非愣了一下,吃著肉呢,好好的說什么秦國。
他只稍微想了想:“秦國可說的很多,簡而言之就是法家治國,軍功犒軍,秦乃諸國之最強者,天下莫若。
“它如今的成就,皆由孝公與商君開創,商君之法,是富國強兵之法,商君是法家之先鋒,我甚敬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