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使者,韓非覲見!”殿外宮人高聲報出。
聲落人至,這位大名鼎鼎的韓子在秦國滿朝文武的矚目下緩步進殿。
此刻的韓非,無疑是大殿中的焦點,兩側官員的腦袋都隨著他從后轉到前。
這人的樣貌、身形、氣度,無不讓在場大臣蟄伏。
嬴政的目光早在他邁進殿門的第一步就被吸引住了。
唯獨一人對韓非沒有興趣,自他進殿,到他站定在王座下的這一路,都沒看去一眼。
李斯。
他太清楚韓非是什么樣子,從里到外,明明白白。
同窗數載,兩人表面上雖然沒有太多交流,但耀眼的才華就像陽光一樣,是擋不住的,心性冷傲如李斯,也不得不仰頭去看他。
韓非的舉世之才就像一座無形的大山,整日擋在李斯面前,擋得他喘不上起來。
當李斯終于在秦國大展拳腳、當上廷尉后,這座大山又陰魂不散地壓過來了。
還勞得秦王興師動眾出兵去請他,這種待遇,令人羨煞。
韓非在群臣的矚目下來到秦王面前,直到他向嬴政行禮、開口,李斯才瞥去一眼,有點意外。
他的頭發……
好茂盛……
烏黑的頭發把木冠托得端端正正,雖然兩鬢微白,但毫不減弱他的精神面貌,反而襯出一種端和穩重。
相比之下,李斯的外貌就有點遜色。
劇烈的腦力勞動每天都在剝削所剩無幾的青絲,禿得不算厲害,但發冠是怎么都戴不正的,稍一晃頭還怕它掉下來。
這也是同樣困擾諸多大臣的問題。
所以……大臣們對韓非的關注點除了文采理念,應該還有頭發吧。
嬴政不在意這個,他還年輕,還有大把的頭發可以揮霍,而他們老嬴家也沒有禿的基因,幾代先王都是茂盛而終。
他見到韓非就開門見山:“寡人欣賞先生文采,故而邀先生來秦一見,之前讀過先生的許多文章,頗有感想,有些疑問,還望先生不吝賜教。”
韓非對他出兵韓國感到憤慨,準備了一套諷刺的說辭想要批判那種霸道的行為,甚至寫了文章準備呈上。
有兵就了不起么?有兵就可以隨便逼迫別人么?
……好像是這樣的。
但此時聽了嬴政的話,見他的確是真心求教,便也不再計較出兵的事。
畢竟不是真的打仗,只是沖動了點。
畢竟韓國是真的弱小,經不起秦國嚇唬。
畢竟來都來了,不讓這個年輕的秦王瞧瞧真本事,他是不會罷休的。
韓非隨即端手道:“賜教談、談不上,既是王、王上所請,那韓、韓非定當奉、奉陪,不知王上想、想、想問哪一篇?”
嬴政:?
這個韓非……好像哪里不太對勁。
殿上大臣一陣私語,韓非的這個表現,大大出乎他們意料。
嬴政沒準備好,眼中的驚訝毫不掩飾地滲透出來,愣了小片刻才反應到韓非是什么情況。
他心中的韓非是口若懸河、神采飛揚的。
現在神采勉強飛揚,但別說口若懸河,就是想口若小溪也難。
當即責怪地看向李斯:你怎么從沒提過……韓非是口吃?
李斯看懂了他的眼神,也早料到這次見面會是這樣。
他是故意不說的,讓嬴政對韓非產生極大的期待,但真正見到了卻發現交流存在困難。
這種強烈的落差,來襲得毫無防備,一定會讓嬴政發自內心地對韓非感到失望。
李斯微微欠身以示歉意,心里卻想:哎呀,臣忘了,怪我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