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年前,秦昭襄王五十年。
信陵君竊符救趙的那一場戰役。
秦國大將王龁率軍圍攻趙國都城邯鄲,當時的趙王欲殺秦國質子異人泄憤。
商人呂不韋用六百金賄賂守城官吏,協助異人逃離邯鄲,跟隨出征秦軍返回秦國。
后被華陽夫人收做養子,改名子楚。
而他的夫人趙姬和三歲的兒子嬴政卻沒能隨他一同逃出……
……
……
時值夏末,大雨磅礴。
黑云滾滾壓城,暗無天日。
邯鄲城外硝煙彌漫,殘戈斷箭凌亂滿地,城墻上扎著大大小小的攻城箭矢,還有幾架運送到半途卻被丟棄的攻城云梯和投石機。
邯鄲城內歡呼一片,陷入絕境的軍民終于在秦軍的圍困下重獲生機。
每個人都喜淚滿面,冒著大雨,頂著斗笠上街奔走相告:
“秦軍撤啦!”
“秦賊滾啦!”
“是信陵君!他帶著魏軍來救邯鄲啦!”
“信陵君!信陵君!信陵君!”
邯鄲人聚集在市集、路口、寬闊的街道上,三五成群地討論著信陵君大義援救的事跡。
人們當時不知道他是竊來的虎符,還順帶著把魏王也感謝了一遍。
城南外駐扎了八萬前來相助的魏軍,民眾們商量著一會兒要拿出自家最好的酒菜去犒勞他們。
官府的人牽來了牛,準備殺牛勞軍。
然而本應是慶祝勝利的激動人心的時刻,卻有人想起秦國質子尚在城中。
秦軍害得邯鄲差點破城亡國,把城墻、城樓砸得一塌糊涂,城頭上都是士兵們的尸首,說跑就跑了。
“我們守城死了那么多將士,這口惡氣咽不下去,必須找人出氣!”
不知被誰起了個頭,大家的不滿情緒全被帶動起來,臉色也是齊刷刷地變黑變陰、變得猙獰。
無論軍民,全都拿起了武器。
戈、矛、弓、劍,鋤頭、斧頭、鐮刀、耙子……
一切可以刺穿身體、敲碎腦袋的東西,都被劫后余生的人們高高舉起,作為復仇利刃。
“殺秦質!償邯鄲!”
“殺秦質!償邯鄲!”
“殺秦質!償邯鄲!”
呼聲震天,威勢赫赫,竟然蓋過了兇蠻的雨勢,怒旋在邯鄲城上空……
……
……
邯鄲城北,大宅連片。
這里居住著幾戶趙國數一數二的富貴人家。
在戰事來臨時,外界仿佛與他們無關,只要緊緊閉鎖大門,就能把街上的喧囂全部擋在外面。
街上空無一人,宅里庭院深深。
唯有雨水瘋了似的,一遍一遍又一遍地沖刷路面。
“殺秦質”的討伐喊聲從城南開始,慢慢向東邊移動。
那里原本住著秦國質子異人,可他早就跑了,宅中空無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