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讓嬴政在黑暗暴力的少年生涯中溫情片刻的地方,除了外翁和母親的家,還有一座小院子。
這是一對六旬老夫妻的家宅,老人沒有孩子,收養了許多戰爭孤兒。
一大家子二十幾口,孩子們大的已經成家立業獨立出戶,小的還在蹣跚學步。
因為老丈會講故事,講各種鬼神傳說、上古神話,也不像別人那樣閑言碎語,這里的孩子個個溫和善良,嬴政就常來找他們玩。
同樣來玩的還有燕國質子小姬丹,作為人質,他的資歷比嬴政要淺,年紀也比嬴政要小。
兩人同為質子,惺惺相惜,嬴政是經驗豐富的老質子,就以兄長自居,帶著他到處轉。
一個是邯鄲小霸王,一個是邯鄲小霸王的小跟班。
兩人在城南打累了,便一起來這里聽老人講故事。
然后,就像某種劇情套路那樣,兩個好兄弟之間,肯定會出現一個女人。
他們在老丈家遇到了一個溫柔漂亮的小姑娘,沒有名字,大家都叫她小鹿兒。
確切的年齡也不清楚,只是看著比嬴政小一點。
三個小伙伴形影不離,不過兄弟倆打人是不會帶著她的。
只會帶她去河邊捉小魚小蝦,爬樹掏鳥窩,還讓她踩在肩上去偷別人家果樹上的大棗子。
那天,嬴政無意間哼起了歌,是母親教他的一段。
小鹿兒很喜歡,聽說嬴政的母親會唱歌跳舞,就想來見見。
嬴政特地穿上母親新縫好的“小兔子”衣服,找到姬丹,兩人蹦蹦跳跳地去往老丈家。
遠在院門之外,就看到官兵把這里團團圍住,老夫妻和孩子們被分別套上枷鎖、鐵鏈一個接一個地被押送出來。
他們戴的這種枷鎖,不是常見的一塊木板一個洞。
而一米多長的長木板,前后兩個洞,人犯一前一后鎖一塊。
有一個人倒,另一個人也會跟著倒下。
或是一個人要走,另一人就只能跟著走。
行動不能由己,兩人必須統一,非常難受。
這種枷鎖也沒有孩子尺寸,十幾歲的孩子戴著厚重的大木枷搖搖晃晃,路都走不穩。
更小的孩子用麻繩捆著串成隊,再小一點的,被士伍扛在肩上。
旁邊幾戶鄰居紛紛上前詢問,領頭的隊率嚴厲道:“李氏夫婦窩藏死囚余孽,罪同死囚之罪,即刻腰斬于市。”
“這些都是我在路邊撿的孤兒!”老丈哭喊著為自己辯解,“他們連父母是誰都不知道,怎么就說是死囚了?”
周圍人關切地點點頭:“是啊,打仗死了那么多人,好多孩子無家可歸,李老丈好心收養他們,這怎么就成死囚的孩子了?”
“這么多沒名沒姓的孩子,怎么確定他們的父母都是死囚嗎?”
“搞清楚了再抓人,你們這些臭當官的,眼睛都瞎了嗎?孩子哪里有錯?”
隊率猛力推開他,瞪眼蠻聲:“上頭要我抓人,我就抓!上頭說他們窩藏死囚,他們就是窩藏死囚!再廢話一句,我連你也一塊抓!”
有一人與這家人關系很好,鍥而不舍地上前追問:“那孩子呢,這么多孩子這么小,都殺了?你們不會要做畜生吧?”
隊率一個反手揮去一巴:“官府辦事,你給我閉嘴!”
之后也許是覺得自己做得過了,他又隨口敷衍一句:“孩子不殺,充為奴籍,送去人家。”
旁邊的士伍在一個一個點人頭,等所有的孩子都走光了就來匯報:“隊率,上頭說死囚余孽是一個七八歲的小姑娘,剛才那些孩子里,小姑娘要么是十幾歲的,要么是三四歲的,就是沒瞧見七八歲的。”
隊率撇撇嘴,心很累,斜眼瞄向一邊:“那就搜啊,肯定是藏在哪里了,把宅子給我翻個底朝天,一個小丫頭能躲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