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秦國到底該向楚國派出多少兵,嬴政又找了個時間好好問荊軻,要他看看無刃劍是怎么說的。
荊軻便只能裝模作樣地去劍閣,當著他和趙高的面看了看無刃劍。
無刃劍被藏在劍閣二樓墻壁的一處秘龕內,只可在嬴政親臨時才能被取出,還需要趙高隨身攜帶的小鑰匙。
看劍儀式神神秘秘,趙高把劍匣端上來后就帶著所有人離開,整座劍閣只剩荊軻和嬴政兩人。
荊軻從不裝神弄鬼地作法術,他只是對著無刃劍眨眨眼睛,接著就嬴政的問題拋出一句話:“無論多少,還請王上相信王翦老將軍的判斷。”
那好。
那就六十萬。
秦國大舉發兵六十萬南下,除去鎮守北方、西方和內史咸陽的駐軍兵力,這六十萬幾乎是全部的秦軍力量。
王翦說過,此次與五十年前白起攻楚大有不同,這是滅國戰,楚軍就算再怎么松散缺練,也會在這一次拼盡全力,更何況他們與秦兵數量不相上下。
而楚國又與別國不一樣,地廣人眾,光是行兵入境就要花上小國家幾倍的時間。
又物產豐富,魚米之鄉的豐沛梁田能為前線提供充足的軍糧。
更是有著八百年的深厚積累,縱然朝堂混亂,也絕非弱小到可以一戰拿下的地步,秦國絕不能掉以輕心。
楚軍氣勢在項燕的調動和鼓舞下盛極一時,士伍們又被大量的封賞所激勵,全都躍躍求戰,欲與秦軍決一死戰,他們求速戰。
而王翦就是王翦,一本行走的戰爭教科書,即使他所率領的是氣勢洶洶的虎狼秦軍,在楚軍的不斷挑釁和激將下,也依然能冷靜地看清形勢。
他一早就定好了方略,按照自己的節奏,采取防守路線來避開楚軍的鋒芒。
秦軍先火速攻下了距離秦境很近的楚國平輿,打通糧道,保證軍隊的后勤補給。
又把平輿變為自己的主場,以此地為前線堡壘,反攻為守,堅壁自守,養精蓄銳。
道理嬴政都懂,他絕對相信王翦,放手讓他去做,可自己就是在咸陽坐不住,便親赴平輿北方的陳縣督戰,以增長全軍士氣。
秦軍在平輿城里正常吃喝、操練,勞逸結合,還經常做做投石跳遠這樣的運動來強身健體,軍旅生活豐富多彩。
而楚軍則多次在城下挑釁、叫囂、邀戰,他們好不容易湊齊了這么多人,難得幾戶貴族上下同心,全都急于與敵人一戰。
可秦軍就是堅守不出,這是在一點一點消磨楚軍的斗志。
這些由各個貴族私兵臨時湊成的楚國王師,人數雖多,卻缺乏系統全面的訓練和磨合,只可以在號召下凝聚一時,時間拖得久了,不見成效,人的勁頭也就散了,斗志很容易松懈。
雙方在平輿對峙已有三月,沒有半點交戰跡象。
秦軍守城的小日子過得風生水起,還時不時地辦些競賽、比試,評選頭名,城里天天熱鬧得跟過年一樣。
相比之下,楚軍的臉一天比一天臭,軍隊里屬于不同貴族的私兵起了內訌,即使是項燕也帶不動這樣累贅的大軍……
“項燕必率大軍往東撤離,那時就是我軍出擊的最好時刻,老將軍一定會派我大哥領精兵追擊,他又要立功了,歸來必得加爵,我在家都得仰視他了,唉,可憐我還嫩著呢,等滅楚之后,怕是再也輪不上這樣的大戰了。”
咸陽城西的法學院里,蒙毅興致勃勃地說著前方戰事,一手盤著三個青禾團,吃得津津有味,另一手還在地上擺了幾塊石頭來比劃著戰事,實在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荊軻默默聽著,稍微心算了一下。
今年是秦王政二十二年,現在已經入秋,如果能在年底前攻破郢都壽春,一路深入,占領越地江南,這就算正式滅了楚國,比歷史上要提早了一、二……嗯,兩年。
最遲明年再閃電攻齊,那天下不就統一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