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丈啊,”隔壁的年輕男人遙聲問來,“那前面還能過么?”
男人咧嘴笑笑,回頭看向船夫,那船夫胸有成竹,朝后招呼了一聲:“各位就瞧好了吧,這可是我等的看家本領,前面路黑,在舟中可要坐穩了,別伸頭夠腦地掉了下去。”
他爽朗的聲音在谷中回響,每條舟上的人都聽得清清楚楚,雖沒明白“前面路黑”是什么意思,但也都聽了他的話,讓孩子們立刻收回腦袋,安安穩穩地在篷里坐得端端正正。
頭舟在前,離那高聳垂直的石壁越來越近,男孩連連呵止:“沒路啦!不能再走了啊!爹爹,讓他停船啊。”
而他爹只是笑著扶住他,溫柔說道:“小剛,瞧仔細了,前面的,便是我們的家門。”
男孩兒擦擦眼睛,努力去看,哪里看到什么門?只在石壁貼著水面的地步看到一個一人高的漆黑山洞。
小舟一刻不停地漂了進去,乍入洞內,四周黢黑,女人和孩子們自然害怕。
男人的妻兒全都抱了過來拿他當盾牌,他便拍拍他們安慰道:“不用怕,很快就過去了。”
再往前的黑暗之中,仿佛若有光,一團亮亮的、小小的微光引領著六只小舟徐徐靠近,隨著那光越來越亮,人們心中的些許畏懼轉而變成了新奇與詫異。
小舟接連出了洞口,人們只覺豁然開朗,倏忽置身于一片開闊平曠的紅色楓谷之中。
陽光普照,暖意蕩漾,遠處是伏著山巒連綿起伏的彩樹林,紅楓黃桐,青杉綠松,一片片,一叢叢,漫山遍野地鋪張過來。
而被這繽紛茂林所包裹著的,是一處處高低錯落的雅致小屋,依著山勢而建,各有各的院子,各有各的風光,宛然一座世外村莊。
小舟在水源盡頭緩緩停靠,男人一步跨下了船,男孩兒學著他的樣子往下跳,卻因為個兒小,“啪嘰”一聲,直挺挺地扎進了水里,男人看著笑笑,隨他的便,兒子惹的禍得自己解決,他還要把妻子和女兒小心翼翼地抱下船呢。
深秋的河水涼意透心,男孩“嘶嘶”倒吸著氣,深一腳淺一腳,摸索著上了岸,不忘接著驚嘆道:“這都是我們家嗎?好大啊!”
其余的小舟紛紛靠邊,家人們陸續下來,不待拿好行囊,就被這眼前撞目景色給撞得暈頭轉向。
這是他們以后將要生活下去的地方,比那座濮陽城美上千倍萬倍,遠離世俗塵埃、人事糾纏,而且房屋和家什一應俱全,按男人之前的話說,這里是一個可以“拎包入住”的家。
男人的養父兼岳父生了病,癱著腿,被兩個仆從一前一后抬著上岸。
他趕忙去搭把手,老父親正要埋汰他讓自己這一路辛勞過度,眼下又瞧著那景色,也頓時沒了話說,而是指了指不遠方一座面南的大屋:“我跟你母親要住那間,陽光好。”
“好的。”男人答應道。
等讓家人都挑選了自己想要住的屋子,男人才帶著妻子和兩個孩子來到那間專門為他們準備的小院兒。
這里有竹籬笆圍起的院墻,低檐木屋三兩間,前院栽梨樹,后院有竹林,兩個孩子各自有屋,兩人背著自己的小行囊,分頭散開,迫不及待地跑去認領。
“靈兒,”男人牽著妻子緩步進院,望著遠山舒了口氣,“這就是我們的新家,以后哪兒也不去了。”
“阿軻,”妻子抬目看來,“你在哪兒,我在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