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三大部聯手起來,勢力非常龐大不說,接壤的邊境線從遼東直接拉到了河西。
真要死守邊境,就算把大秦所有的兵力都撒下去也填不滿。
將長城連起來后,防守方面變得不但有利,留守的軍卒也將大為減少。
甚至是只留一些負責傳遞消息的軍卒就可以。
大軍駐扎在與邊郡相鄰的郡中。
減輕邊地負擔的同時,能夠在收到侵入的烽煙時,迅速組織大軍進行反擊。
因此不管是為了攻打其他兩胡,還是相較于長期的受益,短期內的付出是值得的。
除了這些佐證,黃品通過王離對他的態度更加篤定這個猜測。
出身王家的王離,必然是個十分驕傲之人。
就算有王昂當證人,他與涉間的聯絡也保不齊會被王離認為是背叛。
即便不當做是背叛,也會認為是明顯瞧不起他王離,覺得這是在表明他王離在軍中護不住他。
對此,他已經做好了王離甩臉子的準備。
也準備好了一堆的解釋理由等見著王離時去說。
可王離不但來的突然,更是將此事當做了傳法的幸事。
最初只顧著高興也沒工夫往深處去想。
靜下心仔細琢磨,再與長城軍團不但撤走,更要耗費人力物力的留下關聯到一起。
心思往灰暗一些的方向去想,王離這樣的做派是認為他今后還有大用。
因為他與涉間的聯系而翻臉并不劃算。
那么他能給王離帶來的利益,只有擴大王離在軍中勢力這一條。
思維再延伸一下,如果沒有持久的戰事,王離沒必要擴大在軍中的勢力。
沒有實打實的戰功,王離就算是王翦的孫子又如何,政哥將他給空降過來又如何。
下邊的將領至多是明面上過得去,沒誰真心信服。
而王離這樣急著拉攏他,顯然今后一定是還會有戰事。
對于這個大膽的猜測,黃品在興奮過后,陷入了喜憂參半。
如果按正常的歷史走向,不用擔心出塞去與胡人打生打死。
只要忙著增加內戰時的自保手段就好。
可他把馬鐙給提前弄了出來,政哥很有可能因此而膨脹。
一旦真對東胡或是月氏提前動手,他現在這點軍中技能別說大殺四方,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把命給交代了。
此外,按照猜測來看,他這個備塞都尉就并非他之前想得那樣輕松。
在大戰開啟之前,肯定要有不間斷的小摩擦。
他對于統兵完全是紙面上的理解。
在實操上他需要做的功課不但多,并且還頗為急迫。
不過相較于他而言,戰事對老秦人則是極為利好。
將說辭與屯田制直接給老秦人甩過去,白玉就不必圖溝通方便非要去上郡而與他分離。
他下半身的幸福,可以得到完美的解決。
另外,白玉是白起的曾孫女,多少能學著些家傳的領兵技能,不然不可能跑過來投軍。
以他在兵法上極為豐厚的知識儲備,再有白玉作為實踐上的輔助指導。
他在軍事方面的成長上雖然時間急迫,卻也并非不能應付下來。
琢磨到這,黃品將喜憂參半的心緒丟到一旁,猛得起身向帳外走去。
他與白玉彼此間本就不愿分開,現在不管從哪方面考慮,兩人相伴更是利大于弊。
不但必須將白玉留下,還要盡早成婚。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