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首既然已經在路上,可以讓黔首先做些挖土燒土的活計。
墾田的活計不能等到黔首來了再做,那樣今年將種不上半粒米糧。
由咱們這邊的刑徒與胡人俘虜去墾田,去種米糧。
而咱們從胡人那虜獲了那么多牛馬,墾田挖渠對我們而言并不是難事。
活干的糙些,前后有一月左右就足夠用。
再加上不管墾田也好,修筑邊墻也好,都是在北假這一堆兒一塊兒。
耕田完畢后走不多遠就可以直接筑邊墻。
如果再算上就低停下修馳道的黔首,一來一回間兩邊至少同時少走一千多里的路途。”
說到這,黃品對李信挑了挑眉,笑嘻嘻道:“這樣一來不但省了功夫也省了米糧。
待快入秋的時候將黔首調回。
那個時候馳道鋪設的生土多少能鋪了些,也不算是抗命。
而秋收與筑縣城的活計又能交給趕過來的黔首。”
頓了頓,黃品臉色變得凝重,沉聲道:“本就背井離鄉,又干得都是些重活。
在吃食上最好不要虧了那些黔首,甚至有可能的話,今年省出的米糧也能給發下去。”
隨著黃品話音的落下,周圍發出了一片倒抽涼氣的聲音。
九原郡的治所九原縣在北假地的東部,距離咸陽有接近兩千里的路程。
三萬戶的邊民與九原近十萬的人手,只要少來回折騰千里。
雖然過后還是要折騰一回,可九原這邊已經墾田出來。
對于眼下而言,不但省出來的米糧就將不計其數,對于負責運糧的黔首而言也輕松了不少。
來年更是至少能有一小半的米糧能夠自給自足。
頃刻間能衡量的如此清清楚楚,這心力簡直堪稱恐怖。
所有人心里都生出同一個心思,黃品有些不似人了。
被李信抓壯丁,給征辟到九原郡守幕府的黃品與白玉婚事真正的媒人涉無疾,捏著胡須嘬了一陣牙花子,率先對李信開口道:“都尉所謀之法,我看可行。
郡守該盡快傳信于咸陽,并且派人過去統轄遷來的黔首。”
回過神的白嬰臉色十分復雜的看了看黃品,對李信接口道:“郿縣過來的屯戶數目不少。
郡守可下令與黔首留下一同筑路,屯戶不會有半分怨言。”
李信目光落在黃品身上良久,十分感慨的長嘆一聲道:“你這九尺的身軀,滿身長得都是心思。
兩邊幾月間的停駐,真是方方面面都得利。”
瞥了一眼西橫,李信摸著短須繼續道:“難怪冶鐵那邊不停的制犁,你這是早就有了謀劃。
不過這是對今年而言頗為有利,來年的馳道該如何個修筑法。”
黃品聳聳肩道:“如何筑馳道不是早就研究過了。
咸陽那邊鋪生土,其實就是為了給陛下看得。
真正筑路要從咱們這頭開始。
九原有烏薪,可抵近將生土碾碎燒成熟土。
加之又不缺牛馬,壓道的石碌碡冬日里就已經鑿了幾個出來。
自北而南的修筑,馳道壓實的快,又不能借力運送筑路的重物。
按部就班的這么弄就可以,沒別的比這個再快了。”
李信撇撇嘴,“少裝糊涂,你該知道我問的是什么意思。”
黃品眼角抽動了幾下,“將近兩千里的路,而且還是寬二十丈的路。
就算是挖空一座山也不夠填抹的,我上哪給您弄那么多的灰漿去。”
李信眉頭一皺,“鋪了灰漿可不長草,不起煙塵,你真沒辦法?”
黃品向上翻了一眼道:“有辦法,只要您能調來百萬的人手,您要啥我給您弄啥。”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