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進錫所推理出的真相,看似合理,但其實問題不小。
按照他的描述,整個【玩具戰爭】副本的緣起,實則是兩位餐廳創始人的互相敵視和攻擊。
而大量無辜人員在此過程中死亡,他們的靈魂便附著在那些機械玩偶上,尋求復仇。
乍聽上去,倒確實可以解答一些疑點。
例如87之咬的發生,或者五位小孩的失蹤案。
按照盧進錫的說法,這些可怕的事件背后,說到底是兩個餐廳創始人的軍備競賽。
查克側重于可穿戴玩偶服,并親自上陣測試裝備的實用性。
后續對如此多孩子下手,也許是為了補償他失去了兒女的痛苦。
另一邊的史丹利,則一直在致力于讓玩偶們的行動更加迅捷,能夠自主進行攻擊和殺戮。
那位被咬掉了前額葉的小孩,正是不完善實驗品的意外受害者.......
綜上所述,“查克家庭餐廳”以及其周圍的慘劇,便是在這種情況下愈演愈烈的。
而這,也是盧進錫所得出的基本結論。
聽完這一切的高異,確實也獲取了一些新的信息,例如查克孩子的死因,以及史丹利的某些行動。
但與此同時,他也瞬間意識到了,這個答案并非副本的真相。
說到底,這段“兩相爭霸”的故事,充滿了漏洞。
首先是查克,如果將其誘拐并殺害小孩的行動,歸因為其失去孩子后的代償行為與心理變態。
那就必須意識到,第一起五人失蹤案,發生在1972年,而那時候的查克才22歲,與他未來的妻子都還沒有相戀。
他們孩子的死亡,更是要等到十來年后........
這顯然存在矛盾,哪怕后續的兒童失蹤案,真與此有關。
最起碼查克的第一次犯案,肯定有別的原因。
接下來,便是那些被困在玩偶中,期待復仇的可悲靈魂。
他們被束縛在這家餐廳周圍,無法脫離,卻一直渴望著復仇。
一直到1993年,那位查克在回到了已變成鬼屋的餐廳,似乎是在嘗試徹底解決這些追殺者。
但最終意外發生,穿戴著玩偶服的他,被因水滴滲入而啟動的彈簧裝置活活擠壓而死,成為了那個“彈簧陷阱”。
并在遙遠的2023年,被堆放在了倉庫中,徹底失去活力。
可問題又來了,如果那些玩偶知道自己已經殺死了兇手,又為何還要接著尋仇呢?
這當然可以解釋為,成為鬼魂或殘念狀態的受害者,不具備常人的理性,只是執念的產物。
但這無疑只是在為不完善的答案添加補丁,無法真正解決問題。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疑點。
在查克已經死于1993的情況下,究竟是誰將那家“查克披薩餐廳”延續下去,在2023年重新開辦的呢?
要知道,這中間可間隔了整整三十年。
查克可沒有什么能繼承事業的孩子,他的妻子也早已離去,也沒聽說過其有什么別的親戚。
能夠理解他這些行為,并將其傳承下去的人,只有這么一個........
那位史丹利在整個【玩具戰爭】中的位置,顯然比想象中更高。
當然了,在信息不足的情況下,這也只是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