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構思了一個場景,這位來自“九江搖滾音樂學會”的成員,要講述他們在東南亞的遭遇。
得畫個地圖吧——我當時這么想著。
但用紙和筆,也太......平凡了?
反正我思考了一會,想出了在用冰繪畫的想法,之后的鵬鳥也是在此基礎上發展的。
再然后,就是“一塊紅布”。
他的設定其實也挺有意思,但更深層次的故事還未完全揭曉,各位可以期待一下。
而獬豸的來源也很簡單,就是突然見到了它的雕像,就想起來了.......
法庭戲分既想致敬一下各種律政游戲,又想到了日車寬見的那個領域。
總之,“九江搖滾音樂學會”就是這樣。
接下來,自然就是“字母表”了。
還記得剛剛提過的《全職獵人》嗎?
其中反派組織“幻影旅團”的塑造,我真的非常喜歡。
其中的一些劇情也促使我進行反思,我在塑造反派時,有沒有認真去寫他們的故事和人設呢?
張屠應該算是第一個反派吧,他的故事我是有寫,整體還算滿意,但也少了點刻畫,比較偏向工具人——畢竟是個一次性角色。
但“字母表”這個組織,我完全沒去塑造。
最早出現在“南康實驗中學”的“k”,是個完完全全的工具角色。
雖然我是給她寫了一段故事,說她是如何替換他人,如何無惡不作。
但我從未想過,她為什么會這樣做。
想到這,我在寫這次“漣漪假面舞會”劇情之前,就跟自己說,一定要真正塑造出兩個“字母表”的成員。
當然,就是出場了的“c”和“f”。
兩個新角色,我都花了心思去思考他們的設定。
不僅是他們有怎樣的能力,還有他們為什么會成為“字母表”的一員。
其中的“c”,是一位殺手。
我腦海中,閃過了不少殺手形象——最近相關題材看的還不少,不算追著的漫畫《坂本日常》、《間諜過家家》、《幼兒園戰爭》,還看了個《幸福加奈子的殺手日常》.......
最終,我把這個形象定格在了《混沌武士》中某一集的那個殺手。
我構思的場面,就是在雇主死后,這位殺手便表示自己沒有再戰斗的理由了。
當然,沒用上......
老舊西裝和頹喪神情算是經典設定,倒沒什么可聊的。
更值得一提,是“f”。
我這次是認認真真地,想要描繪一位值得同情,可以被讀者共情的反派陣營角色。
我開始思考,之前有寫過類似的角色嗎?
一下子,我便想到了小紅——那就寫個文小紅的對照組吧。
同樣生活不順,同樣誤入副本,但救下的方夢瑤——也就是“f”的,是那位“c”。
自然而然的,這位從小家庭不完整,遭遇家暴和校園欺凌,長大后直接入廠打工的少女,將那位“字母表”的殺手當作了精神支柱。
也就自然而然的,成為了“f”。
而其從小到大缺乏特色,在工廠內只是個無人在乎的螺絲釘的過去,也促使她后來夸張的妝容和造型。
整體塑造,我還是比較滿意的。
更滿意的,是我湊出了“k”、“f”、“c”組合,還剛剛好在周四發出來了這個總結!
太天才了,你們不v我50都沒道理.......
好吧,開玩笑的,我也是寫之后才發現有這么個kfc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