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終于、終于、終于。
值得我說四個終于的【血月饗宴】副本,終于落下帷幕。
將這個本書無可置疑的第一長副本寫完,無疑讓我松了一口氣。
說一點不累肯定是假的,說我想到了會寫這么長更是假的。
整個第四卷,無論是現實的幕間環節,還是下副本環節,都是本書最長,加起來一共將近四百章,也就是差不多八十萬字——這基本占了本書寫到現在的百分之四十。
說我提前預料到了這點,肯定是在撒謊——就像我一直說的這樣,我確實不擅長做長期規劃。
但你問我會不會覺得這是個錯誤,那我會說其實沒什么問題。
我記得我是提過的,整本書一共會有七個副本,然后完結。
具體可能是七卷,也可能最后結局專門弄個第八卷,但也就僅限于此了。
眼下兩百萬字,怎么都到了本書的中后段,甚至后段........
這樣一個“權杖二”的核心副本,也是必然會出現的。
兩百章雖然很長,但也給了我充足的時間來刻畫“管理者”之間的博弈,不少本書深層次的設定,以及塑造幾個有趣的人物。
說實話,我確實在這個副本里拼盡全力了,多少有些燃盡了......
但不要擔心,第七卷我也非常期待,有了些許構思,一定會很有意思的。
而且也會很長........
未來期許放在最后,我們先來回顧這場【血月饗宴】。
最先要談論的,肯定是寫下這個副本的起點。
在最初做整本書的初期規劃時,我決定了每個副本都要以恐怖電影為藍本(雖然最后也寫了【機械鑄神】)。
當時我就記錄了一些,我覺得改編成副本會很帥的電影。
《林中小屋》,無疑就是其中之一。
無論是那種解構傳統恐怖片的幽默感,還是全明星般各式各樣的怪物一同出現,都讓我產生了濃烈的興趣。
當然,那時候我也已經確認,這肯定是個后期副本——畢竟會遇到這么多怪物。
再然后,我感覺森林中的小屋這種劇情不夠本土化,既然電影中不同分部會有不同的儀式方式。
那我寫的,肯定得是個中式的故事。
就此,這場【血月饗宴】的基本框架便已經定型。
表面,是一個傳統中式恐怖片架構,要帶有民俗恐怖的部分——算是彌補【七日回魂】的遺憾。
而內部,則應該是一個神秘的組織,一場全球性的詭異儀式......
到了下筆的時候,我便翻開筆記本,開始深化這些要素。
首先是表層的中式恐怖片加民俗恐怖,我腦海中閃過的是兩部電影,《咒》和《中邪》。
前者給了我“大黑母”和“佛林老母”的靈感,那個封印用的山洞也參考了電影里的場景。
而《中邪》則讓我寫出了個“張神婆”,以及幾位玩家“扮演”的身份(當然這方面我沒有深入刻畫),
至于這個鎮子,還有最核心的“便民超市”一家,自然來自前段時間對游戲《煙火》的取材(我甚至還錄了實況發在b站上了,但好像并沒人在意.......)。
非常棒的作品,也給了我扭曲一家人的靈感。
當然,除去這些明確的參考和學習,更多的還有我對所謂“中式恐怖”和“民俗恐怖”的積累和思考。
到底什么是中式恐怖?
紅布鞋、夜晚的燈籠、殘破的畫像、漆黑的庭院,當然都是重要的意象,但遠遠不是全部。
我個人覺得,最核心的兩個字是“規訓”。
是扭曲且無法反抗的規則,是陳腐但永遠存在的祖訓,是丑惡但難以逃脫的舊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