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弘嘉帝的旨意,左都御史和京兆府尹辦起藍王兩家的案子那是雷厲風行,而且事情也很好查,藍家這邊清單證據都是全的,所以不到半月時間,這案子就有了結果,呈到了御前。
因為王老夫人還在,所以王家尚未分家,如此一來,藍晏城夫人的三個兄弟都受了牽連丟了官職,不過他們也都用過藍家的東西,并不冤枉就是了。
害死藍敏如的那個王家小子被判了斬立決,那些長舌婦被責打五十大板。
弘嘉帝掃了一眼結果,又添了一行字,王家抄家,然后全家流放北境。
王家人叫苦不迭,怎么就是苦寒之地的北境呢?春夏還好,秋冬時老人孩子都未必能活下來。
而王家是從平西軍起家的,如今藍家在西境的勢力被瓜分,眾將領心思各異,他們去了西境,操作好了完全可以東山再起,在北境卻是兩眼一抹黑。
對于藍晏城夫人,藍敏儀左思右想后,還是沒有以族長身份代替藍晏城休妻,這畢竟是她四叔的夫人,從前夫妻兩人也算琴瑟和鳴,而且想到無辜慘死的藍敏宏,她總覺內心有愧。
所以只將這位四嬸嬸送到了鄉下莊子關起來,派了心腹之人盯著,吃穿用度不缺她的,只是不許她出莊子、不許她見外人,一輩子也就這樣了。
可悲又可笑的是,真正犯了錯的藍晏城夫人并沒有被休棄,余生雖孤寂卻也衣食無憂。可她的兩個妹妹卻被夫家借機休棄了,理由就是王家女不修婦德。
其實那兩家都是破落戶,從來都是吸王家血的,如今不過是見王家倒了,沒有利用價值了。
不過這些事藍敏儀就不管了,她如今心狠心硬,沒有那么些多余的善心好心。
她一門心思地開始安排京城中的人手,研究各家各戶的關系、背景、站隊方向,榮韶凌爭位根本用不到她幫忙,不過他故意用這些事來教導她。
就這樣,時間一晃就來到了八月,酷熱的夏天過去,迎來了一絲秋天的涼爽,也迎來了武舉的日子。
宣朝武將大多是勛貴世家中代代相傳,或是戰場中拼殺立功升職的,武舉只能算是零星補充,并不受朝廷重視,而武舉考出來的進士,在前程上也是比不得文舉的。
武舉會試每六年舉行一次,在八月份舉行,每科錄取的人數不等,視當年具體情況而定。
擱往年藍家也不怎么重視武舉,因為武舉考出來的人在戰場上實在比不得世家出身或自己一刀一槍拼出來的,還大多數自視甚高,不服管教。
但今年的武舉,藍敏儀說什么也得關注一下了,因為其中一位武舉人有可能要成為她表姐夫。
“武舉人?嵐姐姐不是想找個文人的嗎?”雁棲院中,藍敏儀瞪大了雙眼,疑惑地問道。
“是啊,誰知道這孩子怎么想的,挑來挑去挑了個武人。”藍晏姝也有些發愁。
之前本來是打算在今年的春闈中為李文嵐挑個進士的,可是藍晏姝精挑細選了幾個,李文嵐一個沒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