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突然下了圣旨,任命陶國威為征北將軍,三日后率越州、趙州大營的十萬大軍北上,收復檀州、順州。
同時還有一道圣旨到了平西王府,任命宣和郡主藍敏儀為監軍,隨軍出征,代表朝廷協理軍務、督察軍隊。
有了圣旨還不夠,藍敏儀還需要一塊“如朕親臨”的令牌。
宣朝皇帝共有七璽,其一是傳國玉璽,上刻“受命于天,既壽永昌”,為歷代王朝代代相傳。其二為皇帝之璽、天子之璽,是皇帝自己貼身佩戴的印章,是身份的象征。
另外四璽才是日常發布政令的憑證,由專門的官員保管,所以對于目前已經奪權把持朝政的榮韶凌來講,下圣旨不難,但令牌卻還在弘嘉帝手中。
為了這塊令牌,榮韶凌難得跑到父皇面前說了兩句好話。他雖然奪權了,可也不能在明面上撕破臉,畢竟他主理政務,陛下有過口諭的,勉強算名正言順。
若是他派人去弘嘉帝那里偷令牌,日后史書上可不好看。
“你不是向來主張‘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嗎?不是說監軍們在軍隊里沒什么正面作用,只是去扯后腿的嗎?”弘嘉帝身體還很虛弱,說話有氣無力的,仍有閑心嘲諷兒子呢。
榮韶凌不卑不亢,“父皇,萬事都應以符合實際需求為要。自寧朝起,歷朝皆任用宦官來作監軍,因監軍胡作非為所造成的慘敗不計其數。
故而我朝太宗皇帝設監軍御史、督軍御史。但御史畢竟是文官,不通軍事,且文武不和,對將領的軍令多有阻礙,貽誤軍機一事數不勝數。
今番大軍出征,主將與副將不和,兩支隊伍也多有摩擦,為防內部失和、爭權奪利,故而兒臣命宣和做為監軍。
宣和上過戰場又熟讀兵書,家學淵源,對朝廷有忠義之心,對士兵有仁愛之心,自然知道這個監軍該怎么當。”
“你對宣和倒是信任!”提及戰場慘敗,提及兩大營,弘嘉帝臉色又不太好了,沒好氣地說道。
“宣和是兒臣的女兒,兒臣自然信任!”榮韶凌眼神冷淡地看向弘嘉帝,說出的話卻很扎心。
弘嘉帝一噎,他對女兒無所謂信任,因為女兒對他來講可有可無,更多的是和親的棋子。
兒子他倒是重視一些,但他對兒子們也沒有信任可言,誰都在盯著自己的位置,這個位置阻了他的親情。
他兒女成群,這個兒子只有一子一養女,卻享受到了他從未有過的天倫之樂。
連日的重病影響了弘嘉帝的心態,今早太醫更是被逼出了實話,弘嘉帝至多不過一年的壽命了。
本就消沉的弘嘉帝此時又遭受了榮韶凌的會心一擊,突然之間灰了心,他做了幾十年的皇帝,富有四海,可又怎么樣呢?
“罷了,孫喜,將令牌給襄王,再把那份圣旨拿上,宣三品以上官員至太和殿,當眾宣讀了,退下吧。”弘嘉帝有些頹然的擺擺手。
榮韶凌眼神一變,他知道那份圣旨,是立他為太子的詔書,父皇寫了有幾日了,卻不肯拿出來,如今這是時日無多,大徹大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