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轉眼就進入了五月,西境那邊傳來戰報,西夜大軍進犯。等待已久的戰爭終于來臨,藍敏儀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這世上最可怕的不是已經到來的危險,而是隨時可能會殺你一個措手不及的危險。
而最煎熬的是等待一個不知會何時突然降臨的危險,尤其是你無法親自防范這個危險的時候。
藍敏儀最怕的就是西夜軍隊在平西軍松懈的時候突然進攻。
這幾個月的時間,藍敏儀雖然沒再插手平西軍的事,但那里的情報卻時時傳遞,對平西軍的備戰情況十分了解。
沈久明本身就不相信藍天的預測,雖然在接了圣旨后開始備戰,但感受到危險后的主動備戰,與接到命令后完成公事的備戰是不同的,心態不同,結果就不同。
沈久明及其手下的大部分將士沒有大戰來臨前的緊張感,尤其是備戰許久,敵方卻沒有動靜,他們開始心浮氣躁起來。
好在榮韶凌沒有放松警惕,幾次下旨,邊境那邊維持住了備戰的狀態。
即便如此,第一次交戰的戰況仍然不容樂觀,因為西夜軍隊打破了常規,沒有按照正常的路線行軍。
五月初一,西夜軍隊大約五萬人突襲常樹谷,時刻處于緊繃狀態的藍天反應迅速,率手下軍隊成功攔截,西夜軍隊退往二十里外安營。
五月初二,得到戰報的沈久明親率大軍前往常樹谷附近支援。
五月初三,西夜后續五萬軍隊抵達。十萬西夜大軍與十五萬宣朝軍隊在邊境處對峙。
五月初六,宣朝后方傳來戰報,西夜軍隊攻占了臨春縣。
沈久明大驚,這才知道西夜軍隊兵分兩路,一隊負責在常樹谷外牽制宣朝大軍,另一隊則通過一條從沒有人走過的行軍路線進入宣朝境內。
這支西夜軍隊南下三百里,借道西戎,從一處人跡罕至的山谷進入了宣朝內部,然后沿邊境線北上。
這條邊境線上人煙稀少,平西軍又被邊境線外的西夜軍隊吸引了注意力,這大股敵軍走在宣朝境內,竟然沒被發現。
臨春縣距常樹谷僅百里之遙,西夜軍隊抵達后,先在附近一處隱秘的山谷休整,只派出了小股精兵喬裝打扮進了臨春縣城。
休整一夜后,第二天清晨,西夜軍隊突襲臨春縣,臨春縣沒有防備,倉促關上城門應戰。
有提前混入的西夜精兵做內應,臨春縣不堪一擊,不到午時,西夜軍隊就從城門攻入,城破了。
待沈久明接到戰報時,西夜軍隊已經將臨春縣做為根據地,繼續出兵包圍了附近的臨川縣和富寧縣。
富寧縣還好,城池廣闊堅固,駐軍多,儲備豐富,易守難攻。
但臨川縣城,城小駐軍少,雖然提前得到了消息有了防備,軍民齊上陣,可也不過是勉強支撐,已有城破之勢。
更嚴重的是,這三座縣城分布在常樹谷周圍,沈久明將主力部隊帶到了常樹谷附近,如今已經被包圍了。
無論沈久明想從哪方突圍都不是易事,而周邊也沒有大股部隊可以支援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