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親王的話讓榮晟澤的大腦冷靜了幾分,上朝不是兒戲,許多軍國大事都是要當朝得出結論的,他可不希望自己頭腦一熱被人當了槍使。
這叔侄倆到的時候,文武群臣早已按班站好,殿內、殿外烏壓壓地一片,定親王領著榮晟澤站到了王爺隊伍的前頭,自己就站在了他身后。
榮晟澤來的突然,之前一點兒消息也沒透出來,宸王、秦王等人有些措手不及,所幸在朝堂上不必對這侄子行大禮,一個個的都心中盤算著該如何應對。
阻撓、干擾他聽政?將他帶歪了讓榮韶凌后繼無人?還是利用這個毛頭小子辦成自己的事兒?
最先開口打招呼的是瑞王,“喲,晟澤也來聽政了。”瑞王今年剛十八歲,翩翩少年,笑起來陽光燦爛的。
“小王叔。”榮晟澤有些輕松的打招呼。他和這位王叔年齡相差不多,瑞王沒出宮建府時,兩人還一起在上書房混過幾年呢。
幾個叔叔都打了招呼,也沒說兩句話,圣駕就到了。
百官跪拜,山呼萬歲,莊嚴肅穆,榮晟澤有些小小地被震撼到了。
等到百官站起來開始議事,榮晟澤就感受到了更大的震撼。
先上奏的幾個大人根本沒什么正事兒,就是給他父皇拍馬屁的。
有人說他父皇在此次秋獵中勇武霸氣,頗有太祖之風。
有人說他父皇是有道明君,上天感其賢明降下福澤,秋收時節全國上下一派豐收盛景。
有人說他父皇治國有方,才有了大宣海晏河清的盛世。
……
幾人恭維了足有一刻鐘的時間,榮晟澤驚奇的發現他父皇竟然沒發怒,還心情很好地回了兩句。父皇不是最討厭這些沒意義的話了嗎?
恭維已畢,就該說正事兒了。
秋收過后,當下最重要的事就是征收秋稅,這本也是有章程可循的,可偏偏就有人想要生事。
戶部尚書上奏說夏稅比預期的少收了兩成,致使國庫空虛,各處用度不足,建議加稅。
這話一出,“心系百姓”的官員們就站了出來,訴說百姓的不易、歷數苛捐雜稅的危害,誓要阻止此事。
“心系朝廷”的官員也不甘示弱,歷數稅收的重要性,稅收不足,朝廷的運轉都要出問題的,朝廷亂了,百姓更沒好日子。
還有兩邊和稀泥的,既同情百姓的苦難,也理解那些維持朝廷上下運轉的官員,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結果長篇大論完了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全是廢話。
加稅的事百官們足足爭了一個時辰,爭到最后一個個臉紅脖子粗的,眼睛大的如銅鈴,朝堂上熱鬧的如同市場。
榮晟澤在上書房最討厭一位老翰林,這人古板嚴謹的要命,動不動就說“有辱斯文”,此時卻同別人爭得熱鬧,疾言厲色,那話連珠炮似的往外轟,連帶著下巴上花白的胡子一抖一抖的,實在算不是斯文。
榮晟澤大開了眼界,這與他想象中的朝堂差了太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