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韶凌走向有些無精打采的藍敏儀,“不是說地上的獵物吃膩了,想吃大雁嗎?給你獵到了還不開心?”
這幾天榮韶凌帶著藍敏儀幾乎跑遍了獵場,他倒玩的開心,藍敏儀心中有事,對打獵就興趣缺缺了。
“開心。”藍敏儀很給父皇面子,“這幾只雁要烤一只、燉一只、炸一只。”
榮韶凌看她那敷衍的樣子好笑地搖了搖頭,“你急什么?該捉到的獵物早晚能捉到,你都去過幾次戰場了,還這么沉不住氣?”
“也就是在父皇您面前,在營中兒臣可是特別沉穩的。”藍敏儀面色一正,親手訓練出來的士兵,第一戰她必須在場。
榮韶凌已經打定主意伺機與西戎開戰,那就不能讓軍隊和糧草全耗在燕云,鎮北軍被牽制住了,需要一支出其不意的軍隊來打破這個局面。
所以榮韶凌借秋獵之名來到了獵場,以自己為餌誘使北胡軍隊傾巢出動,南大營的任務就是小支精銳騎兵趁虛而入,活捉辛祿。
這計劃成功的可能性并不大,因為榮韶凌最多在獵場晃晃,絕不可能再往北行走,北胡人未必敢冒險深入,他們還是更適應搶完就走的生活。
這事成與不成的,榮韶凌其實很淡定,反正只是順手試試而已,成了最好,不成另想辦法,反正也沒什么損失。
他每日上午打獵、下午批奏折,生活十分規律,更襯得藍敏儀不沉穩了。
這日中午,藍敏儀正在啃雁腿的時候,燕云的消息終于到了。
“父皇,北胡向涿州增兵兩萬,辛祿上鉤了。”藍敏儀話中難掩興奮,“請父皇準女兒今夜出發。”
榮韶凌有些無奈,板著臉道:“真要親自去?你是當元帥的,又不是先鋒官,你見哪個主帥帶著小支人馬深入敵后搞突襲的?”
“兒臣啊。”藍敏儀撒嬌,“當初兒臣能在西夜殺了宛奇,就能在草原上生擒辛祿。”
“必須去?”
聽出榮韶凌有松口的意思,藍敏儀眼一亮,“父皇,這兵是兒臣訓出來的,自然該由兒臣帶到戰場上。”
“那你就去吧,帶上藍笛,有他在,朕放心。”在榮韶凌眼中,藍笛比藍敏儀更周全。
“父皇,讓藍笛留下來保護你。云叔沒來,只有藍笛留下,兒臣才能放心帶人北上。這次一應事務早已安排周全,無須再由藍笛善后了。”藍敏儀也覺得藍笛最靠譜。
父女兩人爭論許久,藍笛被留了下來。
當晚夜深人靜時,藍敏儀帶著三千騎兵離開了獵場,沿著隱蔽的小路快速向北而去。
藍笛重新調整了獵場防務,沒有人發現外圍的軍隊少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