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楓縣。
黃府。
這里是青楓縣令黃三泰的府邸。
黃三泰雖是此間小小縣令,卻是方今相國齊山河的門生。
此時的黃三泰,壓力很大。
“唉,這次的事情竟然被我搞雜了,我如何與相國大人交代。”
“為什么會這樣,長生觀背后,到底有何高人指點?想出如此對策?竟讓我一時間無計可施。”說起相國齊山河乃是文官集團的代表,對于皇帝欲要重興道法玄門一事,他是最大的反對派。
畢竟道法玄門重新得以興盛,齊山河以及他身后的儒生集團,都要跟著利益受損不說,恐怕往后都得退出歷史舞臺。
身為相國。
他自是有通天手段。
他已然查明,天子派人前往平陽縣,并且在那里先行試點。
皇帝放著許多地州府郡縣,偏偏挑最不起眼的平陽縣,個中原因昭然若揭。
只因那邊出了一位清流人物柳如海。
放眼大乾王朝官場,哪個不結黨營私,就算不是齊山河一派,也是背靠朝中其他大員。
雖說齊山河為首的派系,與其他大員形成的派系,一直斗來斗去,但是這一次涉及大家共同利益,已然都站在同一陣營。
唯有這柳如海,他太過于乍眼。
皇帝選擇這里試點,其背后動機還用問嗎?
當然除了柳如海之外,此番選擇不站隊的大臣也有許多,他們都保持觀望。
但是齊山河并不懼怕這些人,他們這些人現在選擇不站隊,不代表他們沒有把柄落在齊山河手中。
只有這柳如海。
他是沒有任何把柄讓人可抓,尤其是前段時間,他連自己的女婿都給咔嚓了,這光輝事跡早就傳入京城。
甚至一度間。
這事引起不小的轟動,百姓都暗怪自己沒有生對地方,現在哪個地方還有像柳如海這樣公正嚴明的官員。
搞得一些朝中大員,不得不下令各州縣封鎖消息,這消息可不能再繼續傳播了,不然底下的百姓非反了不可。
就算不反,也會怨言四起。
同樣是官,不求像柳大人那樣剛正不阿,但求這縣太爺,乃至上面的州府官員,少讓他們交些苛捐雜稅,少克扣一些上面撥下的錢糧。
人們都心滿意足。
所以柳如海的事跡越傳,他們的形像越毀。
偏偏現在皇帝又看中這里。
這讓齊山河如何不下令,密切關注這邊動向。
而青楓縣正與平陽縣相交,無異于就是此次事件的前沿陣地。
說起來這個黃三泰,做為齊山河門生,不可能混了這久還呆在小小青楓縣,早該升職了。
但是黃三泰不想往上升,而且齊山河也完全同意。
畢竟。
有些時候,山高皇帝遠未必是壞事。
更何況留在青楓縣,可以隨時留意柳如海的動向,誰知道柳如海哪天會不會抽瘋,又往上遞奏折吵著要彈劾朝中要員。
就算下面的州府官員也不行啊。
齊山河在各地的門生多著呢。
所以安排黃三泰這個眼線,很有必要。
至少可以提前知道一些風聲,然后讓那幫人提前把屁股擦干凈,至少別連累到齊山河。
也因為如此。
柳如海一些奏折,最后都不了了之。
皇帝想撤一個人的職,也要講直接證據不是,哪怕知道這些人都該撤職查辦,卻也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