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云山和齊山河,明知結果如此,卻只能按陳元的布置進行下去,拒不執行的話,后果更加嚴重。
兩害相權取其輕。
選擇后者,至少還要緩解機會。
比如現在開始,便動員六部要員,主動與各自手下副職進行溝通,培養成真正心腹。
即便如此。
也不也保證,這些人會不會他日生出異心。
因為這些人看到上升希望。
人總是逐利的!
一場危機悄然化解,并且壓力轉移到鄭云山和齊山河身上。
次日,早朝。
大殿之上,烏殃殃擠滿了人。
百官哪個還敢不來上朝。
將手中權利拱手讓人,這種事情沒人愿意。
眼前這一景象,只是陳元幫顧清音度過難關的開始。
他在書信中還向顧清音建議,在適當時機,讓鄭云山和齊山河兩人,開始窩里斗。
鄭云山貴為太師,卻一直只管理翰林院,并無其他方面實權。
翰林院這個部門,其職能包括編修史書、制定禮儀等等,與六部當中的戶部、禮部、吏部、刑部皆有交集,也說不出到底該歸屬哪個部門。
是獨立的存在,又無具休實權。
鄭云山身為太師,一直掛虛銜于理不通。
所以給其一個實權職務,很有必要。
陳元的建議,便是時機成熟時,設立左右二相,并設一中丞平衡相權。
任何決定,皆要左右二相拍板,并且中丞同意,才可奏效。
最重要的是,要讓這三人形成競爭關系。
當其中一人缺席,其他兩人有權代為決定。
如果只有一人時,那么此人便可直接定奪大事。這樣一來,三人只會相互防備。
陳元有此想法,還要感謝鄭云山和齊山河,這次結成同盟。
他干脆這二人這結盟,徹底一些。
陳元之所以說眼下時機未到,是因現在不知該挑何人擔任兩人中間來回攪和的中丞。
按理說劉野是最佳人選,但是劉野眼下不過區區知府,由他直接出任中丞很難服眾。
陳元雖依舊想拿劉野做為籌碼,卻無法令其升職如此快。
劉野這人,是陳元送給新帝云奇的一份大禮。
此人牽扯江州銀案,并是重要人物。
待找到那批官銀藏于何處,將相關人員全部一網打盡,可使這位年輕的新帝,瞬間立威。
陳元一邊策劃,同時為清音公主感覺不值。
“唉,阿姐年歲也不小了,別的公主到這年紀,哪個不是尋了心儀駙馬,享受天倫。”
反觀清音公主,她先要替兄長操勞,現在又要替侄兒操心,幾時才能真的關心自己。
陳元越是這樣想,心中愈加感慨。
“書上說后悔生在帝王家,此話誠不欺也。”
陳元因某些原因與柳依依無夫妻之實,只比陳元大一兩歲的顧清音,同樣也不能擁有一段美滿婚姻,實是人生不幸。
若非如此,像他們這樣的年紀,本該兒女繞膝。
陳元莫名地想起那句老話。
“也許,這就是同是天涯淪落人吧。”</p>